以“西德'范例教学'理论”为表述对象,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成一个通顺的语句(单句、复句均可)。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字词。(3分)
①理论界认为二战之后有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②这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是: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西德的"范例教学"理论。
③西德的"范例教学"理论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复句:西德“范例教学”理论,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理论和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一起,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4分)
单句: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德“范例教学”理论,被理论界认为是二战后产生的与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实验”理论、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并列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之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暖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C: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_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无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________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 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整合 勾通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缥缈 毕竟 独出新裁 沧海桑田 B: 惬意 广袤 循序渐近 根深蒂固 C:融资 拘泥 不假思索 集思广益 D: 接洽 布署 共商国是 另辟蹊径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社会中,每一事每一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如此,民族和国家亦如此,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遗憾是指人、事、物在自身发展过程当中所遇见的那些有待弥补的、不合意的、令人惋惜的情形。可以说,遗憾总与主体的发展相依随,只是或大或小罢了。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遗憾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略
根据下列内容(数据仅作参考),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就“中国的茶叶”向外国游客作一个简明生动的介绍。(120字以内)(7分)
中国的茶叶
公元810年传入日本,16世纪中叶传入欧洲……
绿茶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60和72
茶树种类350种以上,商品茶种类达上千种
公元前2730年,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答:
相传4000多年前,一个叫神农的中国人就发现了茶能解毒并有益于健康,从此中国人就离不开它了。以后茶远渡重洋,服务天下。作为茶的故乡,中国有着最丰富的茶叶资源,其中绿茶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可见人们是多么喜爱它。(采分点:内容全面,顺序合理,语言简明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根 的 神 韵
__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力的塑像。紧抓着苔滑的崖壁,把力挤进山岩,去探索生命的源头,为头顶的绿色汲取营养,然后目睹古铜色的虬枝突进苍穹,挺向蓝天。你本属于一片沃土,可以分享花香和欢乐,因立志太高,便注定了此生的孤独和磨难,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伴。在风与雨的交错处,你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拼命汲取营养,然后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心头。于是在磨难中,你畸形地生长,扭动的躯体便是你奋斗的足迹。即使在诗意疯长的季节,诗人留恋的也是你头顶的青松,不曾想到忍受孤独饱经风霜的你。你静静地思考着,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 面对幽深的峡谷,你已别无选择,惟有拼命地生长。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顽强且韧劲十足地去开垦坚硬的土地。村头老榆树的根深深懂得,自己千丝万缕的血肉之躯正养育着一个古老的村庄。于是,你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远的传奇。你的依恋也是黄土地的依恋,而默默无闻的土地又有何等情怀。你将气管点化成血管,把黄土地的爱恋倾诉给那些盼归的心,那些顽皮的孩子便是你的第一个听众。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乡亲们在你哺养的大树下欢歌狂舞,祭祖祈祷,或私定终身,寻情约会,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裸露的躯体,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展览室里的根立于文雅的红地毯上。此时,你被扒光了皮,甚至挤掉最后一丝血液。然后在你的伤疤处涂上一层漆,默默地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这是一种畸形欲望,你出卖了灵魂,将一生都交付出去,不再属于自己,甚至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你不再拥有赖以生存的山岩、泥土,尽管阳光异常充沛且温度适宜,你只能望着窗外的绿色,感叹失去的一切。人们或对你品头论足,或将你拱手转送,或牟取暴利,你成了人们的一种玩物。终于,你忍受不起百般的折磨,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但随之被无情地抛进了熊熊燃烧的炉火。
14.文章第一部分划线的句子中“命运的安排”指的是什么?(4分)答:
15.第二部分划线句“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5分) 答:
16.你认为本文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答:(1)特点是 。
(2)作用是 。
17.综合全文看,作者通过对根的神韵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请用简明的语言叙述你的看法。(7分)
答: _____
14.(4分) 本属于一片沃土,却注定此生经历孤独、磨难,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伴。忍受孤独风霜,不为人们留意。(原文语句信息比较完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但意思符合也可给分)
15(5分).因为村头的老榆树养育了古老的村庄,是村庄悠久历史的见证,因此是旗帜;默默地支持着老榆树的成长,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远的传奇,正如长埋地下的化石一般有价值。(答对前半层意思给三分)
16(6分).(1)分层并列(或并列式结构) (2)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各三分)
17(7分).①人生应该默默奉献,(或不求名利与关注;甘于寂寞等)勇于进取(坚持奋斗),不屈服于命运(坚忍不拨),不畏艰难。 ②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乐于奉献(或无私付出,宽厚包容,甘于奉献等),热爱故土。 ③要保持操守(坚持高贵品格或崇高气节),不屈服于外在压力,为了坚持人格(或生命)的尊严,宁可失去生命。(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三个部分,缺一方面扣3分,对二个得5分)【 本题要扣住“人生思索”,围绕树根答不给分,应该体现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着重在作者的理性思考。只要基本靠近答案即可给分,不必强求一致。】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南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离官潭州(今长沙)途中为风雨所阻时作。
这首词匠心独运,艺术构思新颖别致。试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这首词可以看出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境?(4分)
答:
(1)答一:上片写景,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绘舟行所遇狂风恶浪的险境,而是侧重写怒涛渐息后的奇妙遐想;下片抒情借此展开,显得自然真实。答二:上片写景用比喻、拟人手法,不说自己被风所阻,而说是波神殷勤好客,这就为下片抒发旷达乐观之情做好了铺垫。答三:这首词上下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兼以雄放的笔力,化景物为情思,写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2)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胸怀远大理想(末句“准拟岳阳楼上”),虽遭遇挫折,但旷达乐观的潇洒心境。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5―7题。(9分)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5、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6、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5. B(褪毛的原因有关移居的说法“另外两种普遍的看法”不涉及: A、1 3涉及“移居”的说法, 2不涉及)
6. A(B是论据, C不是第一段“他的理论”所谈的问题, D项的人类理源理论与人类褪毛理论关系倒置)
7.A(B不是“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问题, 而是起源地点不同, C项应是不一致的;D.原文没说起源理论方面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www.ks5u.com
A: 坐落 冒然 颠扑不破 出其不意 B: 蝉联 伸张 见微知著 老生常谈 C: 眩晕 招徕 词不达意 茫刺在背 D: 宣泄 通牒 惹是生非 看风驶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