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选自《元史 · 董文炳传》)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直:通“值”,价钱
B.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籍:借助
C.文炳曰:“后当德我。” 德:感激
D.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中:诬蔑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县以民蚕麦偿之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B.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D.民亦有不乐为者 南冥者,天池也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③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④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⑤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⑥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⑵.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
⑶.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⑴ 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
⑵.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来拜见董文炳,求他裁决。
⑶.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解析:
【小题1】籍:登记
【小题1】以:介词,用,拿/介词,因为B,介词,向/介词,对于。C,无指代词,有人。D,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小题1】①反映其会做官,④是他爱民的结果,⑥是其表明自己爱民的言语,不是举动。
【小题1】“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是前任县令而不是他。
【小题1】附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下列句子表意清晰,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
A: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B:“后现代“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人们,人们很少认为爱因斯坦、达尔文或者转基因、互联网、数学与”后现代“有什么关系。 C: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D: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四十天之内,全国发生了五起耸人听闻的校__。类似的惨案一发再发,实在令人心痛无比。人们对凶手深恶痛绝之余,不禁会深思:是什么使得残暴的凶手孤注一掷向着豆蔻年华的孩子痛下毒手?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A:耸人听闻 B:深恶痛绝 C:孤注一掷 D:豆蔻年华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人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在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中,经常听到解说员说竞赛某方拿到了比赛的“赛点”,你知道“赛点”是什么吗?请根据下面的相关内容,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赛点”。
如:在乒乓球比赛中,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而现在采用的是11分制。若某一方已经胜了两局,在后面的比赛中又率先赢得了10个球,只要再赢一个球就能获得整场比赛的胜利,这个球就是“赛点”。
赛点:
在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中,能够赢得整场比赛的那个球。
解析:
略
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没有一条路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型大道,( )。
A:何况更千奇百态的人生之路呢 B:千奇百态的更何况人生之路呢 C:更何况人生之路呢千奇百态 D:更何况千奇百态的人生之路呢
仿写句子: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感情如同水井,重要的并不在有多广,而是在有多深。
解析:
略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B: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
①世界博览会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②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③世界博览会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①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的、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②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为目的,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的、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解析:
评分标准:句式错误扣1分,内容不完整扣1分,语序不合理扣1分,语意重复扣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永远保鲜地存入记忆之中。任谁也无法动摇它,更不能贿赂它,泰山就这样不动声色却又铁面无私地记下了一百年间人类真实的生活,包括全部细节。
诺言的雾霾,__的__,加上人类易于遗忘的天性,有时会使历史面目全非,甚至会让现实也黑白颠倒。但是泰山在这里矗着,背依次第升高的万里大陆,面临翻卷自如的万里海洋。它无言地裸露着真实,千年万年,永不改变。
英雄云涌的世纪,它兴奋的情怀里会悬下百架千架的瀑琴,让风弹奏。
更多的是萎琐的时代。萎琐的时代里,它更加不屈不挠地矗立着,让似乎决定一切的统治者看着,到底还有一个站着的;也让跪着的灵魂领略站着的美丽。
泰山在萎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并信心十足地等待英雄时代的到来。
新的世纪已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我们是让风弹奏泰山挂满瀑琴的情怀,还是听泰山那凝重的呼唤?
泰山上的第一块刻石,是立于公元前二一九年的秦泰山刻石。碑文为李斯所书。泰山曾经眼睁睁地看着“利欲”二字,怎样地把李斯从一个站立的巨人,变成一团跪着的侏儒。
当秦王下令逐斥各国人才的时候,是李斯挺身而出,直面威烈的秦王,上了千言的《谏逐客书》。也许上书的时候是跪着的,但是他的灵魂却是昂着的。秦王听取了他的意见,团结天下人才,统一了天下。这时的李斯,是巨人的李斯。但是一己的利欲把他的心灵薰瘫了。在秦始皇一命归西,一国命运生死存亡的关头,李斯屈服于赵高的利诱和威逼,弃国家利益于不顾,矫诏__,让凶残的胡亥登基,最终堕落成一个与赵高为伍的小人。
李斯之后才一百多年,在比秦始皇还厉害的汉武帝的强权政治下,司马迁,将一个知识分子的傲岸身躯,站进了《史记》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一部比整个王朝值钱百倍的史诗,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个泰山般站立者的形象。
在过去的岁月里,站立的泰山曾蒙受了无数的羞辱。它曾被历代封禅的帝王涂抹得神鬼莫辨,面目全非。但是泰山以沉默相抗,并且不屈地屹立着。站着的泰山,数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覆灭。
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中国有一道道屹立的山脉,从屈原到鲁迅,中国有一尊尊站立的知识分子,从陈胜吴广到抗日军人,中国有一群群站立的民众。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新的世纪,跪着的人与跪着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
时移世易,静观一切又洞悉一切的泰山,从没有四大皆空的幻灭,更没有颓丧。它存在着,与无垠的宇宙一样存在着,与纤如尘埃的百姓一样存在着,热烈的,向上的,像天空一样晴朗,像大地一样深厚。
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中国文化各种流派在这里分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汇集重铸。泰山之西,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鲁文化。泰山之南,是以屈原诗骚和黄老之学为基调的楚文化。泰山之东,是经学、兵家杂以黄老之说的齐文化。非岱岳之雄峙,无以成其中国文化的分界;非岱岳之恢弘,不能融铸中国文化的魂脉。
泰山,曾和人类共同经历着一世世生活的沉重和磨难,但它仍然天天以自己屹立的身躯,豁然撑起无垠的天幕,接生旭日,报告光明与希望,也向世界袒开天幕样无垠辽阔的胸襟和胸襟中无比自由的心。
黎明,站在地球之巅的泰山,为宇宙司晨!
文章第一段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为什么说“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
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在语言和选材上的特点。
【小题1】全面地见证历史;忠实地记录历史。
【小题1】泰山把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凝聚在一起(或“能汇集中化文华精髓”、“融铸中华文华的魂脉);泰山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热烈、向上、宽厚、纯净(可“坚强不屈”)的品格。
【小题1】)语言方面:行文多用短句,充满激情,有气势;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等;选材方面:材料丰富典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说服力;选择材料正反结合,正面如司马迁,反面的如李斯。
解析:
【小题1】每点2分。
【小题1】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
【小题1】语言方面: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选材方面: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