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阅读下面这首英语诗的译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我以前来过这里
但何时或如何我不知道
我知道那门外的绿草
香甜的味道,叹息声,还有岸边的灯火
[附] 英语原诗:I have been here before/But when or how I cannot tell/I know the grass beyond the door/The sweet keen smell/The sighing sound, the lights around the shore
有人以古诗的形式将译诗的前两句进行了改写,请参考这两句改写后两句。
此地恍若旧曾谙,
不晓谁遣是何年。
①:尚识苔痕上阶绿,浓香岸灯一声叹
②:门前草青唯我晓,幽香叹息灯照岸
③:只见门外草又绿,轻叹灯隐幽香淡
(句式1分,内容1分,文采1分,押韵1分)
21.(5分)(前2空每空1分,后6空每空0.5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节气申遗成功!你真的了解24节气吗?这首节气歌,儿时反复吟诵,却老是背不全:
春雨惊春清谷天,( ),(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也是二十四节气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 )在三月,( 、 )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 )接秋分,寒露( )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4分)这“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科技的深厚结晶,是农耕文明的闪亮成果,在国际上有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美誉,关于二十四节气,古代诗人们说:
【立夏】
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至】
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大暑】
7月23日前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请你选择二十四节气之一,赋七言绝句一首。要求所赋七绝,体现相关节气的特点。仄起首句押韵,按照“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的格式赋诗。
21.
(1)(5分)
(每空1分,错误不给分。)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每空0.5分,错误不给分。)
(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
(2)(4分)要求:诗歌内容要体现相关节气的特点(2分);符合格律诗特点,考察平仄(1分)和押韵(1分)。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1.(1)近日一则微博总结了一些网络新词:无可phone告,Tony带水,sun心病狂,more名其妙,star皆空,book思议,cheer不舍,Eason不吭,半tour而废,煎bingo子,君让臣死,臣Facebook.
请你在以上网络新词中选择三个,用规范的汉字书写这三个词:写一条微博评论表达你对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的看法。(3分)
(2)外来语进入汉语有以下几种途径:
1音译 :如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
2音译+类名: 芭蕾舞(balle)。
3音译+意译:马克思主义(Marxism)。
4利用汉字“望文生义”特性进行意译:这种外来词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汉语的纯音译词,例如“电视”;第二种是来自日语的舶来词,即日制汉语,如“电话”。
5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CPI。
分析下列外来语进入汉语的途径(任选三个)。(3分)
咖啡(coffee)、啤酒(beer)、GDP、物语
21.(1)无可俸告 拖泥带水 丧心病狂 莫名其妙 四大皆空 不可思议 锲而不舍 一声不吭 半途而废 煎饼果子 非死不可
议论积极正面,语言流畅。
(2)咖啡 音译 啤酒 音译+类名 GDP 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 物语 日制汉语
23.将下面两句英文用中国成语翻译出来.(2分)
(1)love me ,love my dog
(2)seeing is believing
(1)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
(2)眼见为实或百闻不如一见
11.翻译句子(10分)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11. (1)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2)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
7. 翻译下面划线句子(6分)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
荀卿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言弟子胜师者,辄以此为口实,
此无异梦中语!青即蓝也,冰即水也。酿米为酒,杀羊豕以为膳羞,曰‘酒甘于米,膳羞美于羊'(1),虽儿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为辨,信其醉梦颠倒之言!(2)以至论人之性,皆此类也。”(《东坡志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翻译下面划线句子(6分)
(1)酒比米甜,精美的食物比羊肉还美味。(于:比;膳羞:精美的食物。)(2分)
(2)即使是儿童也一定嘲笑他,但荀子却认为这是善辩,这实在是喝醉做梦后颠倒黑白话啊! (虽:即使;是:这;辨:通“辩”,善辩。信:实在,的确。)(4分)
(《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版)
22.下面是一条谜语短信,每句一字,其谜底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接受又离只作友,情人无心土月勾,枯竹逢春只活半,万花丛中少一人,一子一女再相约,谁人无言又同游。
22. 爱一个人好难(每字1分)
23.抄写下面这首诗的内容,要求不空格、不加标点,共112字。(6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4.根据语境填空。
(1)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室内的座位,以____为尊……以____为最卑。《鸿门宴》中对此有详细记述。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以 为主。
(2)2016年是农历的丙申年,那么,2017年则是农历的 年。
(1)依次为:坐西向东 坐东朝西 拱手示意
(2)丁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文学知识,考查学生的积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在封建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则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如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南面”,而把称臣叫作“北面”。大臣们一般面向北而坐,按官位高低从东往西排列。这样,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这也是古代“右为上”的道理。我国古代贵族的房屋一般都是堂室结构的,它坐北朝南,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以“南向为尊”;而在室内,则以“东向为尊”。这是因为室一般是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后是坐东面西。由于大量的日常活动一般皆在室内进行,因此,这种室内的礼节性座次尊卑影响也就更为广泛。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有时则又能表示倨傲。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丙属阳之火,地支之申属阳之金,是火克金相克。如本题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文中的重点动词,第一句中“谨”的意思是“认真地,谨慎地”;“庠序”指的是“学校”;第二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孝悌”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第三句中“颁”为通假字,通“斑”,解释为“斑白,头发花白”,“负戴”的意思是“背负或头顶”。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这是“中心词+之+形容词”的结构,翻译成“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用心”是古今异义,翻译成“因为用心”;“一”是数词做动词,翻译成“专一”。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兵”为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兵器”;“云”和“响”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的意思是“背负”;“景”是通假字,通“影”,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影子一样”; “从”的意思是“跟随”。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