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在原文横线处填写原句。

1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解释为: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释为:

(3)才美不外见。 解释为: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策而临之。 ( )

(2)勋十二转。 ( )

(3)真无马邪? ( )

(4)真不知马也。 ( )

17.判断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低贱的人手里受屈辱,死在马厩里,不能像千里马那样出名。(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 并且想要同普通的马一样要求它是不可能的。( )

才美不外见。

译:马的特殊本领和英武体态人们都看不见。( )

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

1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

答:

19.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20.文中千里马是指:

伯乐是指:

食马者是指: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0:43 免费下载:《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在原文横线处填写原句。

1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解释为: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释为:

(3)才美不外见。 解释为: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策而临之。 ( )

(2)勋十二转。 ( )

(3)真无马邪? ( )

(4)真不知马也。 ( )

17.判断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低贱的人手里受屈辱,死在马厩里,不能像千里马那样出名。(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 并且想要同普通的马一样要求它是不可能的。( )

才美不外见。

译:马的特殊本领和英武体态人们都看不见。( )

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

1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

答:

19.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20.文中千里马是指:

伯乐是指:

食马者是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本题关键词:千里马牌保健饮料,千里明牌千里明胶囊,千里光片,千里找根,独行千里,千里光胶囊,肝常有余,千人死亡率,伯乐树,罗伯特·文丘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