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矿业大学读书协会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画面内容及主要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4分)

⑴画面内容:徽标的主体是一枚外圆内方的古铜钱,正中的方框内有小篆字“读书协会”,其上方、左侧、右侧依次有繁体楷书“爱读书”“读好书”“会书友”,边框的下面有英文字母“CUMT”。(2分)
⑵寓意:读书就是积累财富。(2分)
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这次春游活动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读懂图标的意思。图表在“春游分5组”这个大圆圈下分为“小组”和“班级”两个中圆圈,然后这两个中圆圈又分别包括“物品准备”“人人参与”“组长协调”和“美食评比”“游艺活动”几个小圆圈。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这是一次春游活动,然后讲春游的分组情况及其他要求。
考点:此题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图是构思框架,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在框架中主要是准备活动和实施过程,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先作哪些准备,然后进行哪些活动,涵盖框架途中的信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4分)

微风抚摸着孩子的面庞,阳光洒下一片和谐,不远处草地树木闪着翠绿。孩子甜甜的笑靥像一朵安静绽放的花朵,他快乐地托起温顺的小兔子,轻闭双眼用鼻尖触触它那毛茸茸的嘴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类似2008年山东卷的考题——对“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的描写,同样是考查生动形象表达的能力,同样要求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同样有字数要求。备考中生动表达的能力是必考的内容,要有充分准备,而生动形象的要求往往体现在修辞的运用上,所以备考具体讲就是熟练运用常见修辞(尤其是比喻、比拟两个修辞手法)。此题还要求“仔细观察”“准确”描写,考生要注意观察照片中孩子的头发是飘动的,有阳光在侧面照到的效果,环境不太清晰,但应该是树木草地的环境,当然还有孩子的表情、动作的细节,兔子可爱特征要表现。字数不能超过所要求的80字,但也不能太少,太少说明观察不仔细,没注意细节。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③ 。
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解析】
试题分析:图表类题目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有转述图表、根据图表写结论、根据图表写建议等题型。本题属于根据图表写结论,解答方法是仔细观察图表特征,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本题图表一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希望开设礼仪课的情况;图表二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的情况。再看①、②、③,三个空缺的语言环境,①空缺处上文是“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表明此处应从图表一得出结论,结合图表一中的数据,学生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12.14%,而市民选C、D的比例一共只占28.57%,可总结出,市民和学生大多数是希望开设礼仪课的。②空缺处上文有“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的字样,可知,此处应由图表二得出答案,结合图表二中的数据,无论是市民还是学生选D项的都超过了半数,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即,大多数市民和学生希望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礼仪教育的责任。③空缺处结合上文来看,要求谈出市民和学生对礼仪教育的认识差异,可结合图表一回答,在图表一中,市民选D项的占了22.62%,而学生选D项的只占了6.94%,由此可以总结出③处的答案,也就是“对礼仪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学生比市民的要求更加强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①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会越走越高。③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会发现平衡是最佳状态。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在内容上,可抓住“平衡点之前” “平衡点”,从“越走越高”“达到平衡”角度作答,在句式上,可采用“当你开始上坡时,以为或发现…”的句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右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 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4分)

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是一道图文转换类题目。从历年高考出题情况来看,图文转换类题目有描写画面,根据画面写结论、启示、寓意、评述,根据画面做拓展等类型,本题属于第三类。出题人没有要求考生依据图画写出什么答案,而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心中”的奔马,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从所给图画出发,以该图画为基础,根据题干要求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难度并不大。只是考生要注意题干要求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也就是要用描写的手法,千万不要写成说明性的文字。本题提醒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4分)

(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
二人排齐向右站 左人正立右倒画
亲密并列肩比肩 人形颠倒表变化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后人跟随前人走 字义相背可意会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所给例句看,每个仿写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出字形特点,第二部分写出字意。根据题干要求,形义描述要合理,所写两个句子之间要押韵。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本题属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考点。 出题人要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备考中应以阅读为基础,增加材料储备,同时勤于练习,了解并掌握各种句式特点,熟悉并熟练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总结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解答形式不是图文的转换,而是要求考生作出选择。做这类题要仔细观察漫画的组成部分,再辩明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选项符合。本题的漫画由三个部分组成:左边一线挂一条稍大的“金鱼”,右边是一线挂着四条稍小的“金鱼”,中间一人。此人一手拿着“一线四鱼”,还转头望着“一线大鱼”,而且一只手还伸了过去。这寓意是什么呢?对照四个选项,只能选C项了。这幅漫画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大,也只有选择题能够承载。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关于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某所中学科技节期间一块展板上的内容。请筛选相关信息,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要求:简明、生动、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6分)

贵州黔南平塘县天然喀斯特洼坑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环聚合龙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效果图
名 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选址特点:贵州黔南平塘县天然喀斯特洼坑
构造特点:球冠状反射面由约1800个六边形球面单元拼合而成
建造特点:利用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铺设超大口径的球冠状反射面
用 途:将我国空间测控范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搜索地外文明和生物
意 义: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未来20~30年处于世界一流地位
答:
示例:同学们,展板上介绍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有500米,像一只巨碗,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为我们探测遥远的天外之谜。(76字)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语言礼貌,使用称呼,运用修辞,口语性强。题干要求筛选,不能超字数;最少运用一种修辞,可用比喻、引用、反问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