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B: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
下列划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2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古时候以为此人凶多吉少穿上丧父)来为他送行;②(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
③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竟不知道你对我宽容到这种地步啊
【解析】
试题分析:“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要翻译对位置;“白衣冠”是名词做状语; “视事”,到职任事;“乞骸骨”是辞职回家的委婉说法。“鄙贱”是粗陋卑贱 “宽之”中“之”是代词“我”。古汉语中一下常见的词语、特殊的用法句式要注意随时掌握总结。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2)略
解析:
无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12、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5分)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5分)
10.A
11. D(“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12. B(安排舍人的责问,是衬托蔺相如宽容大度。)
13. ①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 。(《论语》)
(2)廉颇闻之, ,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谨庠序之教,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2)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5)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所苟”“负荆” “孝悌”“颁白者不负戴”“喧豗”“常作客”“繁霜鬓”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请按以下要求把“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扩写成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1)以记叙和语言描写为主。
(2)要有心理描写。
(3)要有“不仅……反而……”的句式。
(4)结尾用一句话点明你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听到蔺相如避让自己的原因后,心里很惭愧,他没想到蔺相如不仅没有对他恶言相向,反而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他思来想去,决定向蔺相如请罪。他赤身裸背,身背荆条,通过蔺相如的宾客请求拜见,并到家里来谢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蔺相如连忙迎接,为廉颇拿去荆条,说:“廉老将军不必如此。”于是两人一起欢聚,成为刎颈之交。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解析】试题分析:全面审清题意,把握题干和提示的各项要求,如手法、人称、重点、篇幅等。像本题,就要注意记叙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句式、结尾等要求,一个也不能放过。阅卷时,正是根据各项要求的侧重以及达到各项要求的难易规定相应得分。这些要求正是“小作文”评改的得分点。学生写作时,必须准确把握得分点,把各项写作要求落到实处。(1)短小精悍。 “小作文” 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小作文”内容短小精悍。首先,要有鲜明的主题,紧紧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切忌无中心、言不由衷的拼凑方式;其次,要有清晰的条理,在注重展示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处理好点面、详略的关系,给人明快清晰之感,避免“杂乱无章”;再次,要语言简明得体,杜绝废话。(2)结构完整。“小作文”虽小,虽只有200字左右,但也是一篇独立完整的文章,也应该讲究内部结构。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主题也要通过结构加以凸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指代对象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李广 B: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孔子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蔺相如 D: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