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①之:指尧推荐舜这件事。②暴:公开介绍。③而:如果。

14.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章对尧推荐舜、舜终得天下这件事此内存疑问,于是向孟子请教。

B.孟子认为,尧的儿子没有得到天下,是因为他仇视百姓招来的恶果。

C.孟子认为,君王是没有那样大的权力把天下授予他人的,即便你伟大如尧。

D.孟子认为舜最后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辅佐尧二十八年,成绩斐然,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15.孟子引用《太誓》里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阐明的是什么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16:01 免费下载:《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万章)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①之:指尧推荐舜这件事。②暴:公开介绍。③而:如果。

14.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章对尧推荐舜、舜终得天下这件事此内存疑问,于是向孟子请教。

B.孟子认为,尧的儿子没有得到天下,是因为他仇视百姓招来的恶果。

C.孟子认为,君王是没有那样大的权力把天下授予他人的,即便你伟大如尧。

D.孟子认为舜最后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辅佐尧二十八年,成绩斐然,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15.孟子引用《太誓》里所说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阐明的是什么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

本题关键词:受盛之官,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本,天下之中,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朵而牌减之胶囊,子之,疾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