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20题。(19分)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夫天下虽不能容,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 宰:总管

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 徒:弟子,徒弟

C.非左右为之先 容:介绍,推荐

D.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天下虽不能容,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去今之墓葬焉

B.夫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C.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无忘乃父之志

D.“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

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执 事 名 满 天 下 而 位 不 过 五 品 其 容 色 温 然 而 不 怒 其 文 章 宽 厚 敦 朴 而 无 怨 言 此 必 有 所 乐 乎 斯 道 也 轼 愿 与 闻 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44:35 免费下载:《杭高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20题。(19分)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夫天下虽不能容,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 宰:总管

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 徒:弟子,徒弟

C.非左右为之先 容:介绍,推荐

D.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天下虽不能容,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去今之墓葬焉

B.夫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C.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无忘乃父之志

D.“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

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执 事 名 满 天 下 而 位 不 过 五 品 其 容 色 温 然 而 不 怒 其 文 章 宽 厚 敦 朴 而 无 怨 言 此 必 有 所 乐 乎 斯 道 也 轼 愿 与 闻 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20题。(19分)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

本题关键词:苏轼,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梅苏丸,阅读训练,阅读中枢,梅苏颗粒,苏醒完全,地下文物,出院文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