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范司谏①书
欧阳修
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司谏,七品官耳。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独区区欲一贺者,诚以谏官者,天下之得失,一时之公议系焉……拜命以来,翘首企足,伫乎有闻,而卒未也,窃惑之。岂洛之士大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昔韩退之作诤臣论,以讥阳城不能极谏,卒以谏显,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退之不识其意而妄讥,修独以为不然。当退之作论时,城为谏议大夫已五年,后又二年,始廷论陆贽,及沮裴延龄作相,欲裂其麻,才两事耳。当德宗时,可谓多事矣。授受失宜,叛将强臣,罗列天下,又多猜忌,进任小人。于此之时,岂无一事可言,而须七年耶?当时之事,岂无急于沮延龄论陆贽两事耶?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幸而城为谏官七年,适遇延龄陆贽事一谏而罢,以塞其责。向使止五年六年,而遂迁司业,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迁,或一二岁,甚则半岁而迁也。此又非可以待乎七年也。今天子躬亲庶政,化理清明,虽为无事。然自千里诏执事而拜是官者,岂不欲闻正议而乐谠言②乎?今未闻有所言说,使天下知朝廷有正士,而彰吾君有纳谏之明也。夫布衣韦带之士③,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及用也,又曰彼非吾职,不敢言;或曰吾位犹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吾有待;是终无一人言也,可不惜哉!伏惟执事,思天子所以见用之意,惧君子百世之讥,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幸甚﹗幸甚﹗
注释:①司谏:宋代谏官名。范司谏,即范仲淹,时任右司谏。 ②谠言:正直的话。③韦带之士:喻穷苦的读书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伫乎有闻,而卒未也。 终于
B.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迁 调动
C.而彰吾君有纳谏之明也 显示
D.常恨不见用 我
6.下列项中,表明欧阳修期望范仲淹能直言进谏的一项是( )(3分)
A.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
B.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
C.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
D.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
7.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从陈州来到京城担任司谏,职位很高,欧阳修认为值得祝贺,他还认为谏官可以评论天下之得失,代表着公正的议论。
B.欧阳修对时人指责韩愈“讥阳城不能极谏”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韩愈写《诤臣论》批评阳城不能尽力进谏是正确的。
C.欧阳修诚恳地提醒范仲淹,要让天下的人知道朝廷有正义之士而显示天子有纳谏的明智之举,作为谏官就必须经常有“正议”和“谠言”。
D.欧阳修在分析“终无一人言”的原因时特别指出,那些“布衣韦带之士”不敢进言是十分可惜的,希望珍惜谏官之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必修五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44:36
免费下载:《江苏省淮安七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范司谏①书
欧阳修
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司谏,七品官耳。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独区区欲一贺者,诚以谏官者,天下之得失,一时之公议系焉……拜命以来,翘首企足,伫乎有闻,而卒未也,窃惑之。岂洛之士大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昔韩退之作诤臣论,以讥阳城不能极谏,卒以谏显,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退之不识其意而妄讥,修独以为不然。当退之作论时,城为谏议大夫已五年,后又二年,始廷论陆贽,及沮裴延龄作相,欲裂其麻,才两事耳。当德宗时,可谓多事矣。授受失宜,叛将强臣,罗列天下,又多猜忌,进任小人。于此之时,岂无一事可言,而须七年耶?当时之事,岂无急于沮延龄论陆贽两事耶?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幸而城为谏官七年,适遇延龄陆贽事一谏而罢,以塞其责。向使止五年六年,而遂迁司业,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迁,或一二岁,甚则半岁而迁也。此又非可以待乎七年也。今天子躬亲庶政,化理清明,虽为无事。然自千里诏执事而拜是官者,岂不欲闻正议而乐谠言②乎?今未闻有所言说,使天下知朝廷有正士,而彰吾君有纳谏之明也。夫布衣韦带之士③,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及用也,又曰彼非吾职,不敢言;或曰吾位犹卑,不得言;得言矣,又曰吾有待;是终无一人言也,可不惜哉!伏惟执事,思天子所以见用之意,惧君子百世之讥,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幸甚﹗幸甚﹗
注释:①司谏:宋代谏官名。范司谏,即范仲淹,时任右司谏。 ②谠言:正直的话。③韦带之士:喻穷苦的读书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伫乎有闻,而卒未也。 终于
B.今之居官者,率三岁而一迁 调动
C.而彰吾君有纳谏之明也 显示
D.常恨不见用 我
6.下列项中,表明欧阳修期望范仲淹能直言进谏的一项是( )(3分)
A.人皆谓城之不谏,盖有待而然。
B.是终无一言而去也,何所取哉!
C.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
D.一陈昌言,以塞重望,且解洛士大夫之惑﹗
7.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从陈州来到京城担任司谏,职位很高,欧阳修认为值得祝贺,他还认为谏官可以评论天下之得失,代表着公正的议论。
B.欧阳修对时人指责韩愈“讥阳城不能极谏”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韩愈写《诤臣论》批评阳城不能尽力进谏是正确的。
C.欧阳修诚恳地提醒范仲淹,要让天下的人知道朝廷有正义之士而显示天子有纳谏的明智之举,作为谏官就必须经常有“正议”和“谠言”。
D.欧阳修在分析“终无一人言”的原因时特别指出,那些“布衣韦带之士”不敢进言是十分可惜的,希望珍惜谏官之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必修五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读书史,常恨不见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关键词:欧阳修,欧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规范条文,欧阳询,阅读训练,阅读中枢,规范性文件,地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