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9分)

胜蔽

(清)陈确

①有二人弈者,虑子而未定,其旁观者先见之。二人以为能,求与之对,则不及二人远甚。故当局难工,而蔽于求胜之心;旁观虽拙,而灼于虚公①之见。故凡以利害心虑事,则虑弥周而去道弥远。小数且然,况家国天下之事乎!

②故虽使愚者筹己之事鲜不当,虽使知者筹己之事鲜或当。若是者何耶?非爱人不若爱己,而明智之士虑反不及愚下也,利害心憧,而是非之衡眩矣。故二人之虑弈,非不切于陈子之驱蚊②也,进入你了而犹有蔽之者。故能操陈子驱蚊之诚,而又无二人虑胜之蔽,则于事也其庶几矣。

③山阴先生曰:“学者必有真切为己之心。”又曰:“常将一己作世间公共之物。”至哉师言!夫公己者,乃所以为己也。知公己之所以为己,则为己日切而去蔽也日远。

[注]①虚公:无私公正。②陈子之驱蚊:作者在《眊瞩》一文中写到,蚊子干扰睡眠,因为与自己密切相关,作者虽目昏眼花,仍然尽力驱赶蚊虫。

19.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则于事也其庶几矣”中“其”的用法和意义相同一项是()(2分)

A.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0.把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虽使愚者筹己之事鲜不当

21.概括本文的思想,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4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10:06 免费下载:《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9分)

胜蔽

(清)陈确

①有二人弈者,虑子而未定,其旁观者先见之。二人以为能,求与之对,则不及二人远甚。故当局难工,而蔽于求胜之心;旁观虽拙,而灼于虚公①之见。故凡以利害心虑事,则虑弥周而去道弥远。小数且然,况家国天下之事乎!

②故虽使愚者筹己之事鲜不当,虽使知者筹己之事鲜或当。若是者何耶?非爱人不若爱己,而明智之士虑反不及愚下也,利害心憧,而是非之衡眩矣。故二人之虑弈,非不切于陈子之驱蚊②也,进入你了而犹有蔽之者。故能操陈子驱蚊之诚,而又无二人虑胜之蔽,则于事也其庶几矣。

③山阴先生曰:“学者必有真切为己之心。”又曰:“常将一己作世间公共之物。”至哉师言!夫公己者,乃所以为己也。知公己之所以为己,则为己日切而去蔽也日远。

[注]①虚公:无私公正。②陈子之驱蚊:作者在《眊瞩》一文中写到,蚊子干扰睡眠,因为与自己密切相关,作者虽目昏眼花,仍然尽力驱赶蚊虫。

19.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则于事也其庶几矣”中“其”的用法和意义相同一项是()(2分)

A.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0.把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虽使愚者筹己之事鲜不当

21.概括本文的思想,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4分)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9分)    胜蔽    (清)陈确    ①有二人弈者,虑子而未定,其旁观者先见之。二人以为能,求与之对,则不及二人远

本题关键词:血清CA19-9,阅读训练,阅读中枢,胜红清热片,完工进度确认,陈文中,阅读新知法,胜红清热胶囊,陈李济(上清丸),小儿阅读障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