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3~25题。(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孰能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愿比死者一之     洒:通“洗”,洗雪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地方:土地纵横

C.今夫天下之人牧 人牧:人和牲畜

D.其如是,孰能之 御:阻止

24.下面对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2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孰能御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10:11 免费下载:《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3~25题。(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孰能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愿比死者一之     洒:通“洗”,洗雪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地方:土地纵横

C.今夫天下之人牧 人牧:人和牲畜

D.其如是,孰能之 御:阻止

24.下面对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

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2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孰能御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3~25题。(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本题关键词:承重梁安装,承包人文件,查阅文献法,承重墙梁,过梁支承,文言文翻译原则,惠华蝎王酒,成人语言,阅读训练,阅读中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