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2),吾侪(3)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4)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注】(1)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2)涂潦(lǎo):泥水。(3)吾侪(chái):我们。(4)锸(chā):锹。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程氏)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B.轼武卫营 诣:到……去

C.城不沉者三 版:筑墙用的夹板

D.首起戏马台,属于城 属:归属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

A.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

B.溢于南清河,于城下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28:23 免费下载:《2016-2017学年宁夏中卫一中高一上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2),吾侪(3)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4)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注】(1)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2)涂潦(lǎo):泥水。(3)吾侪(chái):我们。(4)锸(chā):锹。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程氏)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B.轼武卫营 诣:到……去

C.城不沉者三 版:筑墙用的夹板

D.首起戏马台,属于城 属:归属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

A.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

B.溢于南清河,于城下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

本题关键词:四川峨眉山,峨眉山,俄国文学之父,人文技能,眉冲,授权文件,不成文法,成文法系,成果文件,文字教学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