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1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如苏轼,又称苏东坡,“轼”为名,“东坡”为字。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内署”, 指翰林院,因院设宫禁之内,故称。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种是翰林供奉,无甚实权。
D.“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北京的市长。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C.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开始写今体章奏,其今体章奏受令狐楚喜欢。
D.李商隐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但因他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坎坷,被当时社会看不起。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28:26
免费下载:《2016-2017学年江西赣州市十四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传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1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如苏轼,又称苏东坡,“轼”为名,“东坡”为字。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内署”, 指翰林院,因院设宫禁之内,故称。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种是翰林供奉,无甚实权。
D.“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北京的市长。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C.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开始写今体章奏,其今体章奏受令狐楚喜欢。
D.李商隐和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但因他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坎坷,被当时社会看不起。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本题关键词:李商隐,内隐斜,李文生试验,地下商店,隐匿性传导,协商文件,伴性隐性遗传,文字传播,病人隐私,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