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告子曰:“性2,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注】颡:额头。
19.告子和孟子都以水为喻,各自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综上所述材料,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3分)
20.孟子与孔子在“主客观对人的作用”这一问题上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3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19:56:24
免费下载:《2015届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告子曰:“性2,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注】颡:额头。
19.告子和孟子都以水为喻,各自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综上所述材料,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3分)
20.孟子与孔子在“主客观对人的作用”这一问题上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3分)
本题关键词:人面子,孟子,子宫下段,离子表面活性剂,管子截面,T细胞表面分子,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人面子根皮,子宫浆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