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①也;圣人,人伦②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③: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④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⑤,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⑥。《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⑦。’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 离娄上》)

【注释】

①至:最高标准。②人伦:做人的道德。③道二:治国之道有两种方法。④弑(shì)君:臣子杀死君主。⑤名之曰“幽”“厉”:那些不仁的国君死后,给他的谥号叫“幽”或“厉”。⑥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即使他们的后代是孝子慈孙,经历一百代也无法更改祖先的恶名。⑦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

20.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字。

(1)二者皆尧舜而已矣( )

(2)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

(3)孝子慈孙( )

21.翻译句子。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22.孟子认为,君臣对于治理国家应分别尽什么样的职责?(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19:55:13 免费下载:《2015-2016学年上海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①也;圣人,人伦②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③: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④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⑤,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⑥。《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⑦。’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 离娄上》)

【注释】

①至:最高标准。②人伦:做人的道德。③道二:治国之道有两种方法。④弑(shì)君:臣子杀死君主。⑤名之曰“幽”“厉”:那些不仁的国君死后,给他的谥号叫“幽”或“厉”。⑥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即使他们的后代是孝子慈孙,经历一百代也无法更改祖先的恶名。⑦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

20.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字。

(1)二者皆尧舜而已矣( )

(2)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

(3)孝子慈孙( )

21.翻译句子。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22.孟子认为,君臣对于治理国家应分别尽什么样的职责?(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①也;圣人,人伦②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

本题关键词:孟子·尽心上,孟子•尽心上,至臣牌百麟胶囊,至臣牌奇元胶囊,君主之官,尽端式道路,人为导水通道,阴中之至阴,孟尝君,尽端式车行道;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