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隧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隧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愚公移山(节选)(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杂然相许。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河曲智叟亡以应。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年且九十 (将近) B.以君之力 (凭)
C.其如土石何 (其实) D.曾不若孀妻弱子 (还)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0.选文中对愚公移山的做法有哪些不同的态度?请概括作答。(3分)
17.(1)曲折,绕行;(2)赞同;(3)改变,变通;(4)通“无”,没有。
18.C
19.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但是山不会再增高,愁什么不能铲平呢?
20.家人(主要是子女)持赞同的态度,妻子则表示疑惑(或提出疑问);邻居家的孩子则支持帮助;智叟的态度是嘲讽、讥笑。
评分标准:第17题,每小题1分,共4分。第18题,共2分。第19题,共3分。第20题,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3分,共3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任选一句)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甲]段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4.[乙]段是《愚公移山》中最负盛名的一段话,彰显的是“愚公精神”,请谈谈你对愚公精神实质的个人理解。
1. 信:信用 惠:通“慧”,聪明
2.①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以实情相报(“牺牲、加、以、信”等词属于给分点)②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比不上。(“固、彻、孀妻、若子” 等词属于给分点)
3.取信于民。或:鲁庄公能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愚公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怕困难下定决心,坚持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不通事理,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 B:曾不若孀妻弱子(动词,比得上) C:噤若寒蝉(像……一样) D:若夫乘天地之正(如果)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你) C: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D:曾不若孀妻弱子(赶得上,比得上)
【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 B: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 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