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意思解说有误的一组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谢罪)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告辞、辞谢)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感谢) ④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辞别)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告诉) ⑥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感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如】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 (到…去,往。) B: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连词 假如) C: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比得上。) C.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 象) D:劳苦而功高如此。 《鸿门宴》 ( 如,像)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B: 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称王) C: 秦地可尽王也(王:统治,称王) D: 此其志不在小(小:不大)
下列句子中的“者”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定语后置的标志)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表疑问)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不译)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的)
下面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者三。(《鸿门宴》)举起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进攻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过秦论》)拿 D: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尽
【王】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称王)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鸿门宴》 (称王)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称王) D: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黄州快哉亭记 》 (大王)
【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举动)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B: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C:藉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24.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写的是《鸿门宴》中哪些历史人物?请把他们的姓名写在对应的横线处。①巨鹿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②灭秦挫项创建雄汉伟业之始祖,提剑斩蛇开辟贫民天子之先河。
③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
④好用奇计,却叹鸿门宴上雄图难遂;惨遭离间,可惜彭城郊外疽发悲亡。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①项羽 ②刘邦 ③张良 ④范增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和人物的经历、性格吻合。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