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深蓝,不是它的真正颜色,就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啊! B: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成人了,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兄嫂。 C: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才说完话,宫门打开。这时,日影跟随着,云气聚拢着,就见出来一位身穿紫袍、手执青玉的人。 D: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它的售价,但是始终也没舍得卖。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抚慰) (《祭十二郎文》)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宁肯) (《滕王阁序》)③飨德怀恩,词不悉心(飨,同“享”) (《柳毅传》) B:①灌水之阳有溪焉(阳,水的北面) (《愚溪诗序》)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逍遥游》)③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每,同“们” ) (《窦娥冤》) C: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去) (《陈情表》) 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视,视力) (《祭十二郎文》) ③然睹促织,隐中胸怀(中,合乎) (《促织》) D: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同“智”) (《逍遥游》)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受) (《赤壁赋》)③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 (《祭十二郎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面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节选自《史记•郅都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目都,都不行 目:用眼睛示意
B.问遗无所受 遗:赠送
C.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间:离间
D.见惮如此 惮:害怕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郅都奉公尽职的一组是
①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②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③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④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⑤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⑥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贾姬遇到危难的时候,郅都不但自己没有去救贾姬,还劝阻皇上以国家大局为重。此事深得窦太后赏识。
B.郅都深得景帝的信任。窦太后因临江王自杀而想降罪郅都时,景帝还称他是忠臣来为他求情。
C.郅都能严格执法。任济南太守时敢于诛杀头号恶人,震慑了其他坏人。一年后,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D.匈奴人制做了郅都的木偶像,让骑兵在马上用箭去射,但骑兵都惧怕郅都,无人敢执行命令。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⑵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1.C 间隙
2.D (③不卑不亢;④公正廉洁;⑥皇帝信任)
3.D原文为“让骑兵在马上用箭去射,但没人能射中”
4.⑴(郅都)曾经跟随景帝去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
⑵临江王给皇上写完谢罪的信后,就自杀了。
参考译文:
郅都是杨县人。孝文帝时担任过郎官。孝景帝时,郅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在朝上当面指责大臣的过失。曾经跟随景帝去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景帝用眼睛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没去。景帝想自己拿着武器去救,郅都伏地上前说道:“陛下纵然不看重自己,又如何对待国家和太后呢!”景帝回转身,野猪也离去了。太后听说这件事后,赐给郅都一百斤银两,并从此看重郅都。
济南的瞷氏同宗有三百多户人家,强横不受法度,地方官不能管制他们,于是景帝任命郅都担任济南太守。郅都一上任就将瞷氏的头号恶人诛灭三族,其余的人都吓得两股战栗。一年多以后,济南郡中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安宁景象。济南旁边的十几个郡的太守像惧怕丞相一样惧怕郅都。
郅都勇猛,有力气,公正廉洁,不发私人信件,不接受亲友的馈赠,也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嘱托。他自己常常说:“既然已经离开家人出来做官,自然应当在任时奉公尽职,守节义而死,终究顾不上妻子儿女了。”
郅都升任为中尉。丞相条侯很尊贵傲慢,而郅都只是以向丞相行礼的礼节对他们作揖而已。当时的民风纯朴,百姓害怕犯罪,人人自重,而郅都却率先严厉执法,执法时不回避显贵要人,侯王和皇室宗亲看见郅都都要侧目而视,人们称他为“苍鹰”。
临江王奉旨到中尉府对证,他要求纸笔写信向皇上谢罪,而郅都禁止吏卒给他纸笔。魏其侯派人乘隙给临江王送去。临江王给皇上写完谢罪的信后,就自杀了。窦太后听说这件事,很生气,以危害法律中伤郅都,郅都被免职回家。汉景帝于是派使者拿着使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不必入朝谢恩,直接上任,可以不须请示,自行处理政务。匈奴人一向了解郅都的节义,听说是郅都守边,便带兵离去,一直到郅都死也不敢靠近雁门。匈奴人曾经做了郅都的木偶像,让骑兵在马上用箭去射,但没人能射中的,他就是这样让人害怕。匈奴人把郅都看作心腹大患。窦太后后来却用汉朝的法律来中伤郅都。景帝说:“景帝是个忠臣。”想要释放他。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于是将郅都处死了。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俨骖于上路(通“严”,整治) B: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当心、留意) 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 C:对净几明窗潇洒(整洁) 一春鱼雁(书信)无消息 D: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超度亡灵) 胜(才华出众)友如云
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婢仆所惑 ②束以他物 ③洞庭君安在哉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⑤大王来何操 ⑥为天下笑者 ⑦蚓无爪牙之利 ⑧忌不自信 ⑨公,乃陌上人也 ⑩无情郎安在
A:①②/③⑤⑧/④⑥/⑦⑨⑩ B:②③/④⑦/⑤⑥/①⑧⑨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②/①⑥/③④⑤/⑦⑧/⑨⑩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B:虫跃去尺有咫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D:此小大之辩也
阅读《窦娥冤》片段,完成1—5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罚:发
B.你道是署气暄 暄:暖,炎热
C.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期:期侮
D.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每:们
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也显不出天理昭彰
B.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在八尺旗枪上挂上白色的布帛
C.断送出古陌荒阡——发送到十分荒凉偏僻的地方
D.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为什么三年见不到雨水
3.文中的“无头愿”指的是什么?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血溅素练B.六月飞雪C.亢旱三年D.无从人愿
4.这几支曲子中包含了几个典故,对典故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苌弘化碧B.望帝啼鹃C.六出冰花D.东海孝妇
5.窦娥的“誓愿”最后得以实现,对此解说不准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B.充分揭露了官吏昏聩、吏制的腐败,人们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现实。
C.充分表现窦娥冤情重大,使上天都得到感动。
D.通过奇特的构思,让天地、人神共怒,有力地表现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乡邑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长时间考不取。(操……业;从事……行业,意思是在读书;售,考取)。
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了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倒装句:“山原”、“川泽”为单音词;“骇瞩”为意动)。
倘若获得回信,即使去死,也一定要报答你。(脱:倘若;回耗:回信;虽,即使;必: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