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若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
④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叶嘉传》,有删改)
【注】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③山薮:深山密林。 ④
(nǐ):疲困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嘉,少植节操 植:培养
B.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C.久味其言 味:体味
D.遂得爵其子 爵:爵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上以不见嘉月余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①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①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禀性刚劲、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上 不 悦 曰 卿 司 朕 喉 舌 而 以 苦 辞 逆 我 余 岂 堪 哉 遂 唾 之 命 左 右 仆 于 地。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2)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1.D(爵:封爵位)
2.A(A、介词,因为。B、介词,替;介词,被。C、代词,他的;副词,一定。D、副词,才;副词,竟然。)
3.D(“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错)
4.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5.(1)于是游学并去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为他写了记录他的言行的文章,并流传于当时。
(2)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用它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
附译文:
叶嘉是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茂先,退隐不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武夷山后,很喜欢这里,于是便在这里安了家。
到叶嘉这一代,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操守。有人劝叶嘉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是天下英俊勇武之人中的杰出人物,一支枪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去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为他写了记录他的言行的文章,并流传于当时。当时正好汉皇帝喜欢读经史,一个建安人做谒者侍奉皇上,皇帝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后认为他很好,说:“我唯独不能同这个人处于同一时代啊!”觐见的人说:“我的同乡叶嘉,气质清净淡泊,品行纯洁,令人敬爱,很有名气,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即使是陆羽也未详细地了解啊。”皇上大惊,就下令建安太守召见叶嘉,用驿站的车马将他送到京城。
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看了看大臣们说:“我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突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陛下选用到这里,如果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
一会儿之后,皇帝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后来因为在花园设宴,皇帝饮酒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 ”于是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__在地上。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邑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一般是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德行馨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这里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彻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的行列,可说是相当荣耀了。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很值得学习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北齐书?袁聿修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 逮:及,到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间:嫌隙,不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御史竟不到信州
A.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
B.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C.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一日之赠,率而不思
D.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聿修)解代还京 B.(聿修)在郎署之日
C.(彦深)虽人才无愧 D.(邢劭)遣送白紬为信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
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在北齐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并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E. 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下面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 ②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 B: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②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C:①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②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D:①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②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 ②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B:①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②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C:①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①甘罗说而行之 ②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令论杀朱公子 论:讨论 B:复从北方来传言曰 传:古代驿站的车马 C: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弟:但,只管 D: 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请:告诉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羞,不忍为之下 ② 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 B: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②臣所以去亲威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①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②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D:①每出约束,必称神师C.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B: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C: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D: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竟”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A:及索,儿竟无声。 B: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C: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D: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的含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B: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C: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D: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下面对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②武安君南挫强楚 ③齐军既已过而西矣Y.④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⑤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⑥左右欲刃相如⑦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 ⑧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A:①⑦⑧/ ②⑤/ ③⑥ /④ B:①⑦/ ②③ /④⑤ /⑥⑧ C:① /②③⑤/ ④⑥/ ⑦⑧ D:①⑧ /②⑤ /③④⑥/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