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分别指出下面句子的特殊句式(填序号)(4分)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急于星火

④《齐谐》者,志怪者也 ⑤之二虫又何知? ⑥而刘夙婴疾病

⑦富贵非吾愿 ⑧彼且恶乎待哉?

(1)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答案】 (1)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①③;(2)宾语前置句:②⑤⑧;(3)被动句:⑥;(4)判断句:④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①状语后置,将在西边的田地干农活。②宾语前置,为什么整天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③状语后置,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④判断句,《齐谐》是一本记载怪异事情的书。⑤宾语前置,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⑥被动句,但是祖母刘向来被疾病所缠绕。⑦判断句,富贵不是我的愿望。⑧宾语前置,那他还将依靠什么呢?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归类(填序号)(3分)

扶老以流憩 ②琴书以消忧

③徐孺陈蕃之榻 ④雄州列,俊采

⑤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⑥当敛裳

⑴名词作状语: ⑵名词作动词:

⑶使动用法: ⑷意动用法:

【答案】⑴名词作状语:④⑥;⑵名词作动词:①⑤;⑶使动用法:③;⑷意动用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①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乐:意动,以……为乐。③下:使动用法,使……放下。④雾、星:名词做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⑤南:名词活用做动词,南行,往南飞。⑥宵:名词做状语,在夜里。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课内文言文翻译(6分,每题3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1)(晋)在东边让郑国成为了自己的边地以后,又想扩大它西边的领地,如果不让秦国土地减少,又将从哪里取得呢?

(2)派遣将领守卫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解析】

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封”“肆”“阙”各一分。(2)这个句子中“所以”“他”“非常”各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第一个句子里有四个词是活用的,第二句里有一个省略句,这些都是得分点。

翻译《钜鹿之战》中文言文语句(6分,每题3分)

(1)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2)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答案】(1)(如果)打不胜,我们就率领__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

(2)项羽自此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解析】

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鼓”“举”各一分,句意一分。(2)这个句子中“属”“焉”各一分,句意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2分)

译文: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分)

译文: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分)

译文:

【答案】

18.(君王的)猪狗吃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检举矫正,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分发粮食)。

19.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紧紧跟着。

20.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解析】

试题分析: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第一个句子中:食人食,前一个“食”,作动词,吃;涂,是通假字,通“途”,路上;发,打开。第二句子中,云、响,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那样;景,通假,通“影”,影子,这里也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影子那样。第三句要关注句式,前两句是定语后置句,爪牙之利,即,利的爪牙,筋骨之强,强的筋骨;用心一也,这是个判断句,可译为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在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常见实词、常见虚词。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就会丢分。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

②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

【答案】①正碰上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见到他认为不同于常人,将他推荐给孙权。

②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①“异”意动用法,认为……不同于常人;“荐之于权”介词结构后置。②“以”因为;“流徙”被动,被流放。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保持句意通顺。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5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尚义不义虽利勿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取材于苏洵《心术》)

【答案】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尚义/不义/虽利勿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解析】

试题分析:做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眼睛不眨,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军事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用正义激愤士气,就可以投入一切战斗。

考点:断句。

点评: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9.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

19.细密的渔网不进入鱼塘(捕鱼不赶尽杀绝)那么鱼和鳖就吃不完。

20.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

21.狗,猪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数”细,密;“胜”尽;“谨”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检”制止;“发”打开粮仓。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保持句意通顺。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5.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16.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案】

15.君子尚德(或:尚力者不能得天下)。(2分)

16.孔子对南宫括理解了尚德者得天下的道理感到欣慰而由衷赞赏。(2分)孟子举例说明以德服人的重要性。(2分)(以上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中“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与第二段中“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可推敲出两个选段的共同之处都是尚德。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根据“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与“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就可就可品味出二者的不同,孟子侧重的是举例说明以德服人的重要性。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南宫括问:“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都不得好死;禹、稷都亲自种庄稼,(为何)却取得了天下?”孔子不回答。南宫括出去后,孔子说:“此人是君子啊,此人崇尚道德。””

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商汤凭七十里(创王业),文王凭百里见方称王。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__);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而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二弟子敬佩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13.孔子为什么称赞颜回“贤哉回也”?(3分)

14.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苦乐观?(3分)

 

【答案】

13.颜回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陋小屋,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没有改变好学的乐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因此受到孔子高度赞美。(3分)

14.孔子认为只人追求高尚道德,尽管贫穷,也乐在其中;但如果是不合于道的富贵,就坚决不予接受。这两段文字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3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因此孔子称赞颜回。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根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可揣摩出孔子安贫乐道的苦乐观。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