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孟子》专题阅读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 ) ②卒然问曰( )
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在这个选段中孟子用了 手法来向梁襄王说明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30:16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Word试卷
课内《孟子》专题阅读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 ) ②卒然问曰( )
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在这个选段中孟子用了 手法来向梁襄王说明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本题关键词:孟子,孟尝君,春不见,孟子·尽心上,孟子•尽心上,子之,孔孟(栀子金花丸),不惑之年,罕见不良反应,不畏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