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因条上兴水利、复常平二事,多施行。已,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乞赐爵谥,崇庙食,且录其子孙,复其族属,为忠义劝。章下礼官,寝不行。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

大同总兵官神英、副总兵赵昶等,因马市令家人以违禁彩缯易马,番人因阑入私易铁器。既出塞,复潜兵掠蔚州,陷马营,转剽中东二路。英等拥兵不救.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甲。十一年,事发,世忠往勘。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因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英落职·振召还,昶及参将李屿等俱逮问。

寇犯延绥、大同,世忠言:“国初设七十二卫,军士不下百万。近军政日坏,精卒不能得一二万人。此兵足忧也。太仓之储,本以备军。近支费日广,移用日多。倘兴师十万,犒赐无所取给。此食足忧也。正统己巳之变尚有石亨、杨洪,迩所用赵昶、刘淮之属,先后皆败。今王玺、马异又以失事告。此将帅足忧也。国家多事,大臣有以镇之。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国势乎?此任人足忧也。政多舛乖,民日咨怨。京军敝力役,京民苦催科,畿甸觊恩尤切。顾使不乐其生至此,临难谁与死守?此民心足忧也。天变屡征,火患频发。云南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此天意足忧也。”

正德四年闰九月,召为光禄少卿,旋改尚宝司卿。其年冬,与通政丛兰等出理边屯,世忠往蓟州。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从之。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世忠故方鲠,朝议宽之,得免。再迁大理少卿。八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冠在河套,逐之失利,乃引疾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方粮仓。②建文朝殉难诸臣:建文四年,朱棣夺位,改号永久·建文朝部分遗臣自杀殉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诏振恤,所司勘覆 俟:等待

B.复其族属,为忠义 劝:劝说

C.番人因阑人私铁器 易:交换

D.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 闻:报告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吴世忠为他人着想的一组是

①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乞赐爵谥,崇庙食

②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

③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

④云南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

⑤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

⑥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发生饥荒时,吴世忠主张兴修水利、恢复官仓,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大多得到施行。

B.吴世忠将神英等官员拥兵不救蔚州的实情上奏皇帝,皇帝认为神英等人贪图私利畏惧敌人,放纵自我无视法令制度,将他们一一逮捕。

C.吴世忠认为当朝在“兵、食、将帅、任人、民心”等方面都存有忧患,而且天象变化,灾难频发,实在令人担心。

D.吴世忠为官多有建树,虽因刘瑾事件遭弹劾,但因一向正直被朝廷宽免。后在河套之战中失利,于是托病归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

(2)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

(3)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7:48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苏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调研测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因条上兴水利、复常平二事,多施行。已,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乞赐爵谥,崇庙食,且录其子孙,复其族属,为忠义劝。章下礼官,寝不行。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

大同总兵官神英、副总兵赵昶等,因马市令家人以违禁彩缯易马,番人因阑入私易铁器。既出塞,复潜兵掠蔚州,陷马营,转剽中东二路。英等拥兵不救.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甲。十一年,事发,世忠往勘。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因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英落职·振召还,昶及参将李屿等俱逮问。

寇犯延绥、大同,世忠言:“国初设七十二卫,军士不下百万。近军政日坏,精卒不能得一二万人。此兵足忧也。太仓之储,本以备军。近支费日广,移用日多。倘兴师十万,犒赐无所取给。此食足忧也。正统己巳之变尚有石亨、杨洪,迩所用赵昶、刘淮之属,先后皆败。今王玺、马异又以失事告。此将帅足忧也。国家多事,大臣有以镇之。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国势乎?此任人足忧也。政多舛乖,民日咨怨。京军敝力役,京民苦催科,畿甸觊恩尤切。顾使不乐其生至此,临难谁与死守?此民心足忧也。天变屡征,火患频发。云南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此天意足忧也。”

正德四年闰九月,召为光禄少卿,旋改尚宝司卿。其年冬,与通政丛兰等出理边屯,世忠往蓟州。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从之。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世忠故方鲠,朝议宽之,得免。再迁大理少卿。八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冠在河套,逐之失利,乃引疾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方粮仓。②建文朝殉难诸臣:建文四年,朱棣夺位,改号永久·建文朝部分遗臣自杀殉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诏振恤,所司勘覆 俟:等待

B.复其族属,为忠义 劝:劝说

C.番人因阑人私铁器 易:交换

D.镇守中官孙振又不以实 闻:报告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吴世忠为他人着想的一组是

①请恤建文朝殉难诸臣,乞赐爵谥,崇庙食

②上疏备陈大同边备废弛、士卒困苦之状

③极言英等贪利畏敌,荡无法度

④云南地震压万余家,大同马灾踣二千匹

⑤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若一一究问,恐人情不安,请量为处分。”

⑥刘瑾败,言官劾其尝请清核屯田,助瑾为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发生饥荒时,吴世忠主张兴修水利、恢复官仓,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大多得到施行。

B.吴世忠将神英等官员拥兵不救蔚州的实情上奏皇帝,皇帝认为神英等人贪图私利畏惧敌人,放纵自我无视法令制度,将他们一一逮捕。

C.吴世忠认为当朝在“兵、食、将帅、任人、民心”等方面都存有忧患,而且天象变化,灾难频发,实在令人担心。

D.吴世忠为官多有建树,虽因刘瑾事件遭弹劾,但因一向正直被朝廷宽免。后在河套之战中失利,于是托病归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书王恕被讦求去,上疏请留之。

(2)迩者忠正多斥,贪庸获存。

(3)既鲜匡济之才,又昧去就之节,安能慑强敌壮国势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两畿及山东、河南、浙江民饥,有诏振恤所司俟勘覆。世忠极言其弊

本题关键词:阅读中枢,文成公主进藏,授权文件,埃及金字塔,两汉天文学成就,查阅文献法,字文恺,文言文翻译原则,合同授权文件,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