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渎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

《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

【小题1】《次韵梨花》赞美了梨花一尘不染的高洁。(答“表达了诗人对像梨花一样的高洁品行的赞美”亦可。)(2分)《东栏梨花》奇寓了诗人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2分)

【小题2】《次韵梨花》中,诗人化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说美丽动人的“人面桃花”也比不上如玉的梨花,用正衬的手法表现梨花天然、纯洁之美(答“用桃花人面的红艳反衬梨花的雪白”亦可。或答“第四句用淡淡月色衬托犁花的素雅纯洁之美”亦可。)(2分)《东栏梨花》中,苏轼把东栏一树梨花比作“一株雪”,形象地表现了梨花齐放、满树雪白的特点,(2分)同时已暗含诗人惆怅、伤春之感——由梨花盛开感到春光即逝。(答不出这一句不扣分)


解析: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

注:①中伦:符合法度。②虑:理智。③放言:不谈世事。④废中权:弃官,合乎权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不可“降志辱身”,柳下惠、少连,有了投降的意向,就辱没身子了。

B.孔子对柳下惠、少连他们言论符合法度,行为合乎理智的做法还是予以肯定的。

C.孔子将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作对举,意在强调做人不可以“降志辱身”。

D.孔子虽然对伯夷、叔齐不“降志辱身”予以肯定,但对他们的隐居也并不完全认可。

(2)儒家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说你对“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的理解。

(1)A

(2)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解析:

(1)(“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补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

1.白云一片去悠悠,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斜月沈沈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青枫浦上不胜愁。2.江天一色无纤尘。3.碣石潇湘无限路。4.海上生明月。


解析: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下面各题(共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小题1】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

对下面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只相隔又清又浅的一条河,却只能脉脉含情,不能说话。写的是思妇的相思之情,抒发了遭受爱情折磨的痛苦。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村庄人烟稀少,宁静朦胧,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后过清静的生活,不愿与人往来的心愿。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这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重要原因。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体例:每本大都由四折一楔子组成,内容主要有曲科白三部分,角色大致有末、旦、外、净、丑、杂六种类型。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C:相对于一般的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表现为艺术性非常强,语言生动、华美,既有说明,又有议论、抒情。《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以及《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属于这类文章。 D: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魁首,是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桥梁性人物,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

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


解析:

考查对作品构思的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简述一个有关觉慧的故事。

战争结束后,觉慧瞒着家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不久,《黎明周报》因言论过激被查封。觉慧等几个中坚分子又决定筹办《利群周报》。报刊内容一如既往。他们还设立了阅报处,积极传播新文化思想。


解析:

考查对作品塑造的形象及有关情节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围城》善用设喻,语言机智幽默妙趣横生,试设举一个或二个例子。

钱钟书是位学者型的讽刺幽默作家。《围城》以幽默诙谐笔调,大量奇妙譬喻,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了高超的讽刺才能和作者观世的精细与机智。作者常在情节、场景的推进,描述人物言语行为,给以调侃、挪揄或嘲弄。

例一: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

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例二: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

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shèng jīng 》,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例三:性感风流的鲍小姐在男学生眼里,那些男生看得心头,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

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解析:

考查对作品的语言特色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整体把握小说的语言特点,掌握理解语言特点及表达作用。

请你谈谈巴金的《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他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最丰满、最感人的艺术典型。高觉新声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也受到传统的教育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使他处于大家庭斗争的旋涡中,使他形成温良懦弱的悲剧任务。作品通过这一形象,揭露封建礼教制度的吃人的本质,也向读者指出大胆反封建的道路。


解析:

考查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掌握。要熟读原文,把握主要信息,熟悉人物形象的代表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