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

注:宰我,孔子的弟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其行 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 约:穷困,困窘

C.丘闻君子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

D.吾罪矣 几:(到了)极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有幸爱,无幸见恶

行而从之者也

B.见君不见从政者

不维行,不识其过

C.见景公不见晏子

始吾望儒贵之

D.今未见婴之行,而其顺也

人不得其故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见君(而)不见其从政者,可乎

B.(若)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C.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之)为师

D.夫子讥之,(夫子)是吾师也

4.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

①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②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

③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

④今吾望儒而疑之

⑤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

⑥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19:55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

注:宰我,孔子的弟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其行 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 约:穷困,困窘

C.丘闻君子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

D.吾罪矣 几:(到了)极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有幸爱,无幸见恶

行而从之者也

B.见君不见从政者

不维行,不识其过

C.见景公不见晏子

始吾望儒贵之

D.今未见婴之行,而其顺也

人不得其故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见君(而)不见其从政者,可乎

B.(若)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C.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之)为师

D.夫子讥之,(夫子)是吾师也

4.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

①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②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

③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

④今吾望儒而疑之

⑤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

⑥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

本题关键词:春不见,不可预见准备金,不可预见因素索赔,不可预见物质条件,罕见不良反应,见红,可见光疗法,可见光反射率,脓见愁,雪里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