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作家或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托尔斯泰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包括《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吉檀迦利》是获奖作品。 C:果戈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死魂灵》和长篇小说《钦差大臣》。 D:《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渔夫的故事》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该书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古诗文阅读题

(09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⑵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析:

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标签】诗歌鉴赏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谁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D:苏轼

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春寒③

陈与义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二月巴陵日日风,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

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

(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1)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3分。修辞手法1分,例句各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  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4 分。形象特点各1分,思想感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1) (2)题。

马上作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为明代抗倭名将、该诗作于戚继光东南抗倭期间。

(1)诗中后两句从容道出“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事实,没有明确表示诗人的情感态度,但恰恰因为这样,使得此两句更有意味。简要分析其陈述了怎样的事实,蕴含了哪两层意味。

(2)世人总喜欢把英雄神化,其实英雄是人,不是神。从此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

(1) 事实: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意味:一则抒发了诗人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万里奔波,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二则抒发了诗人面对无休止的征战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情和渴盼天下苍生都能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情感。(2) 一个不畏艰难,不辞辛劳。恪尽职守,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一个并非贪恋功名既有豪情也有常人心理的活生生的英雄形象。


解析:

对《药》中人物描写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正面描写的人物有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等,侧面描写的人物有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 B:小说中的夏瑜是一个意志坚定,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作者在对他给予热情歌颂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出了他斗争的悲剧性。 C:康大叔、阿义和夏三爷在小说中都是封建统治阶级__革命、__群众的帮凶和工具。 D:华大妈、华老栓、夏四奶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和二十多岁的人在小说中都是 愚昧、麻木、没有觉悟的群众。

简答题(10分)

(1)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5分)

(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能体现关羽“英勇”的故事。

(1)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意思对即可。基本正确得分不少于3分)

(2)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解析:

下列关于新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常具有六个基本要素,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以及结果如何等。 B:新闻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来抓住受众,所以,在写作时,要求把含金量最大的信息首先交代出来,把有关背景放在最后,按“倒金字塔式”组织材料。 C:新闻语言的特点就是简洁、准确、生动、通俗,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充分的信息。 D:新闻是经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信息.“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前提,可见,新闻就是事实.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柳河东集》。 B: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k*s5*u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D: 赋,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是汉代的代表性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到唐代以后有散文化倾向,称为文赋,《阿房宫赋》《赤壁赋》都是其代表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