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
(1)结合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
(2)末联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1)“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了作者即使地位卑微也不忘忧国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即2分)“事定犹须待阖棺”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仍有机会重新被起用(或说为国出力)的后事充满信心、希望。(有“信心”“希望”之意即2分)
(2)前句是用典的手法(1分),后一句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动作”或“细节”即1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1分)。
解析:
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②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③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①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大意1分,“敞”1分,“拓”1分“圃”1分。)
②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1分,“私”1分。)
③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大意1分,“休其余暇”1分,“同乐”1分)
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
A:海子 B:顾城 C:__ D:汪国真
下列诗人中,哪个是“初唐四杰”中的诗人?( )
A:王绩 B:王勃 C:王维 D:王之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处的内容。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中慨叹人生易老的诗句是: , 。
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抒怀》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其中通过写“月’’来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 。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分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解析:
无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请简述陈宫“白门身死”的有关情节。
(2)“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这番话是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几次探监时说的?请简述此次探监的经过。
选做()题。答:
(l)示例:下邳兵败,陈宫被徐晃所擒。在白门楼,他斥责曹操心术不正,诡诈奸险,怀着死志,径步下楼。曹操哭着相送,他并不回顾;曹操派人送陈宫老母妻子回许都,他也不为所动。最后他伸颈就刑,曹操将他下葬许都。(5分,起因l分,经过2分,结果l分,表达通顺l分)(2)示例:这番话是玛丝洛娃在孤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时说的。当时聂赫留朵夫带着上诉的状子,请玛丝洛娃签字,并说会把状子送到彼得堡,如果不起作用,还会告御状。他为了赎罪还决定和她结婚,但她拒绝了,并怒斥了聂赫留朵夫。(5分.第二次探监1分,聂赫留朵夫要为玛丝洛娃申诉1分,决定和她结婚l分,被拒绝和斥责l分,表达通顺l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这
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引”和“衔”即可看作“诗眼”。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字为什么用得好?
“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4分)“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的心情。(1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本诗作于 时节,首联通过 意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早寒”。
全诗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小题1】深秋 北风(落木、鸿雁亦可)
【小题2】表现了作者怅惘、迷茫、苦闷的情感。首联借助落木、鸿雁、北风等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接着触景生情,“遥隔”“ 乡泪”“归帆”等抒发诗人怀乡思归的怅惘,尾联借用《论语·微子》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以黄昏江景衬人生失意的迷茫、苦闷。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写出2种情感2分,具体分析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
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小题1】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2分)第二问:画面构成: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等。(4分)
【小题2】眼前江山如画,使诗人联想到中原故土战火纷飞,国土沦丧,深感自己人近暮年,闲居田园,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由感伤自怜。(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3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 玉 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2分)
(2)①以元夜的繁华热反衬“那人”的孤寂。(2分)
②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2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