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9.把下列在第一模块所学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3分)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分)

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4分)

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4分)

③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④那孩子们的老师,是把书教给孩子们来学习诵读书上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些道理,解决那些疑难问题的。⑤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⑥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⑦如果能用吴、越的军队和中原国家对抗,不如早早和他们绝交;如果不能抵挡,为什么不收起军队解开甲胄,向北面的中原国家称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都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所选句子都是课内语句,难度较小,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B:田横,齐之壮士耳。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亮见权于柴桑。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乘犊车,吏卒,交游士林 于其身也,则师焉,惑矣 B: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是故益圣,愚益愚 C: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朝济而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邻之,君之薄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而后乃今将图 (2)卿当胜贵 (3)老吾,以及人之老 (4)轻暖不足于体 (5)欲辟土地,秦楚 (6)伏清白以直兮

A:(1)/(2)/(3)(4)/(5)/(6) B:(1)(2)(4)/(3)/(5)(6) C:(1)(2)/(3)(4)(5)/(6) D:(1)(2)/(3)(4)/(5)/(6)

1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彼且奚适也?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臣未之闻也 D:何由知吾可也

19.翻译课文中的句子(6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

(1)(1)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更侵损秦国,它又到哪里取得它所贪求得土地呢?(2)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还辞谢什么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东、肆、阙、焉;(2)方、何辞为、句子大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具告以事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亚父者,范增也 D:大王来何操

9.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B:时恐急,剑坚,不可立拔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荆轲逐秦王 C:顷未发,太子迟之 轲既取图奉,发图 D: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大王命之

10.下列各项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连结一人之后交 B: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C:岂管仲之谓乎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