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 )
A:超越 B:欺骗 C:诬陷 D:轻视
“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不诬方将”谓()
A:不诬蔑将来学医的人 B:不诬蔑正在学医的人 C:不欺骗正在学医的人 D:不欺骗将来学医的人 E:不诬蔑医生
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得无诞之”之义为()
A:没有欺骗我 B:不要欺骗他 C:莫非欺骗我 D:莫非欺骗他
在“先生得无诞之乎”(《扁鹊传》)中,“得无诞之”之义为()
A:没有欺骗我 B:不要欺骗我 C:莫非欺骗我 D:不会欺骗我
胡庆余堂书匾“戒欺”二字,表示了()的意思。
A:革除欺负 B:防备欺负 C:革除欺骗 D:防备欺骗
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古之人不余欺也。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
(2)诚然,卿不朕欺。 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译: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选用一句诗或对联来概括【甲】文字体现出来的意思,并简要说明理由。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 (1) 嗜:爱好 (2) 弗: 不 (3) 尝:曾经 (4) 臧: 善,好
3. (1)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诚然,卿不朕欺。 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甲】文字揭示了学习须不怕艰苦,勤学不辍的道理。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B: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C: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译: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善于借鉴万物。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请为下面句子选择最恰当的潜台词。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A:你不必说了,我心里早就原谅你了。 B:你说这些空话对我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C:我不愿再提那些令我痛苦、悔恨的往事。 D:我早就认清了你的真面目,你别想再欺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