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节选自 蒲松龄《狼》)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夸父与日逐走( ) ②饮于河、渭( )
③一狼洞其中( ) ④止露尻尾(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夸父与日逐走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 目似暝,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遥闻深巷中犬吠 其一犬坐于前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3.用文中语句填空。(3分)
甲文中,夸父逐日中遇到的困难是“ ”;乙文中,“一狼径去”用意是“ ”;“其一犬坐于前”用意是“ ”。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逐走(竞跑、赛跑) ②于(于,介词。“在,到的意思。)
③洞( 打洞 ) ④止(通假字,同“只”,现代就是“只,只有”的意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C.夸父与日逐走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意(神情)暇甚 意(想要)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遥闻深巷中犬吠 其一犬坐于前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在迷惑自己。
13.用文中语句填空。(3分)
甲文中,夸父逐日中遇到的困难是“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乙文中,“一狼径去”用意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一犬坐于前”用意是“盖以诱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14分)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选自《山海经》)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节选自 蒲松龄《狼》)
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夸父与日逐走( ) ②饮于河、渭( )
③一狼洞其中( ) ④止露尻尾( )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至,道渴而死。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8.用文中语句填空。(3分)
甲文中,夸父逐日中遇到的困难是“ ”;乙文中,“一狼洞其中”“前狼假寐”的用意分别是“ ”,“ ”。
29.面对自然界快速运行的太阳,夸父仍然要与之比拼;面对动物界凶恶狡猾的狼,屠户依然要与之斗争。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3分)
答:
26.①跑 ②黄河 ③打洞 ④只 27.(1)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2)才知道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__对方。28.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弃其杖,化为邓林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盖以诱敌 29.勇敢(拼搏)精神(1分)需要(1分)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解决它们,就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2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止有剩骨 止: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3)一狼洞其中 洞: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2.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
“遇狼—_______—御狼—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通“只”(或:只;仅) (2)旧(或:原来)(3)打洞 (4)大腿 (意思对好可)
2.(1)一只狠径直走开,另一只狠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去” “犬”解释错误该句不得分,“去”为走开或离开、“犬”为像狗似的)
(2)才明白前面的狠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__敌方的。(“寐”、“盖” 解释错误该句不得分,“寐” 为假装睡觉,“盖”为原来。)
3.(1)惧狼杀狼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示例: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止有剩骨 止: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3)一狼洞其中 洞: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2.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3.理解填空。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
4.从屠户与狼的关键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答:
1.(1)通“只”(或:只;仅)(2)旧(或:原来)(3)打洞 (4)大腿(意思对好可)
2.(1)一只狠径直走开,另一只狠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才明白前面的狠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__敌方的。
3.(1)惧狼杀狼(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示例: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2分)
(1)目似瞑( ) (2)前狼假寐( ) (3)狼亦黠矣( ) (4)亦毙之( )
2.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体现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分)
3.请你认真的思考并回答屠夫最后为什么能刀劈两狼?仅仅是勇敢吗?(4分)
4.读过这则寓言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5分)
1.闭眼 睡觉 狡猾 杀死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要想战胜敌人,不仅仅要勇敢,还要有智慧,善于思考。
4.再狡猾的动物也战胜不了人,因为人有动物没有的智慧。(意思对即可)
阅读文言文《狼》,完成6~8题。 (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 顾野有麦场 (2) 眈眈相向
(3) 一狼洞其中 (4) 狼亦黠矣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回头看(或往旁边看) (2)注视的样子 (3)打(挖)洞 (4)狡猾 (4分)
7、(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__敌方(或敌人、对方)。 (各2分,共4分)
8、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蒲松龄)
1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一狼洞其中( )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④乃悟前狼假寐( )
12、翻译句子。(2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2分)
11,(4分)(1)像狗一样 (2), 打洞 (3)打算 (4),才
12,(2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3(2分)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或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势利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意对即可)
选出与“狐假虎威”中的“假”意义相同的一项
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 B: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下列句子中的“乃”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平明,汉军乃觉之 C:过夕乃可饮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