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⑤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⑥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⑥〔离〕同“罹”,遭遇,糟受(灾难或疾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因谗之曰 ( )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选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于是,就②痛恨、痛心
2.讲信义而被猜疑,忠诚而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3.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能,嫉妒屈原受楚怀王宠信,抢夺屈原制订的宪令未果。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 恨,痛心 明 B: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出现 D: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大概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三)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原因是“ ,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3)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 。”
10.(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3)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 ,鸟鸣山更幽。
(5)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6)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1)朽木不折(2)蚓无爪牙之利(3)君子生非异也(4)蝉噪林愈静(5)忠而被谤(6)厥有《国语》
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提出了“发愤著书说”,揭示了作家的生平遭际与创作的关系。这一思想,在《屈原列传》里是这样表达的:“ , ,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解析:
无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前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 , ,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众人皆醉, ? ,而自令见放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众皆醉而我独醒 何不随其流而杨其波?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酉离 ?何故怀瑾握瑜。
解析:
略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 》)
(2)古诗默写。(共三小题,任选两小题默写)
①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①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③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屈原《离骚》
(2)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4) ,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暴霜露,斩荆棘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