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投诸渤海之尾( ) ②始龀,跳往助之(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愚公移山困难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列出三点。
1.①兼词,相当于“之于” ②换牙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
②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3.二山巨大,难以移走;愚公年事已高,时日无多;渤海之尾,路途遥远;工具简陋,效率低下。写出三点即可。
5.与例句中加横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投诸渤海之尾 诸:各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完成、终结
与例句“或取诸怀抱”中“诸”的用法相同的是( )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投诸渤海之尾 D:潘崇曰:“能事诸乎?”
找出下列各句与“诸侯会盟,会盟而弱秦”一句的“诸”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虎丘记》) B: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C:以羊易之,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D: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诸】选出不是合音词的一项( )
A: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后赤壁赋》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孟子》 C: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 《苏武传》 D: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