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20余年,加重一年伴心力衰竭而死亡,尸检见双肺体积增大,充气膨胀,表面见肋骨压痕。右心壁厚0.6cm,右心腔明显扩张,乳头肌及肉柱显著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
肺组织镜检见间质中小动脉壁增厚纤维化(如图),综合所见,正确的诊断是 ( ) 
A:冠心病 B:风湿性瓣膜病 C:扩张性心肌病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小叶性肺炎
患者男,46岁,已婚。气短,咳嗽,活动后加重8个月。患者于8个月前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运动耐量逐渐下降。夜间平卧位咳嗽加重,半卧位及右侧卧位可减轻,但呼吸困难与体位关系不大,主要与活动有关。既往无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史。1998年曾经发生右下肢疼痛,无水肿,经理疗后症状消失。查体:血压105/70 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0次/min,P2亢进分裂。肝肋下3 cm,质中,无明显触痛,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左,右下肢周径不等,左>右1.5 cm。
此时应诊断(提示 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右心房内径7.00 cm,右心室内径4.87 cm),三尖瓣反流(中度),肺动脉__(估测肺动脉压力103 mmHg),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明显增宽(分别为3.5 cm和2.3 cm)。胸部CT右肺动脉,右上,下肺动脉及亚段,左上肺动脉栓塞,肺动脉__。双下肢静脉超声示双股浅,深静脉反流,未见血栓影。腹部超声示肝实质弥漫病变,肝体积增大(肝淤血)。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肺灌注-通气显像不匹配,提示肺多发栓塞。)
A:肺栓塞 B: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__ C: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失代偿 D:风湿性心脏病 E:肝硬化 F:急性支气管炎
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 14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对于此患者适当的治疗策略是(提示 入院后UCG检查: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扩大;LVEF:6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CK-MB 0.6 ng/ml,cTnI 0.01ng/ml,Scr 133 μ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1,2):左冠状动脉:LAD中段原支架内狭窄50%~60%,LCX近段狭窄70%~80%;右冠状动脉:近段弥漫病变,自中段完全闭塞。

A:PCI B:CABG C:强化药物治疗 D:PCI+强化药物治疗 E:左冠状动脉PCI+右冠状动脉CABG F:右冠状动脉PCI+左冠状动脉CABG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6岁,反复咳嗽,气促伴发热3月余,加重伴左侧胸痛,胸闷10天入院。为干咳,伴乏力,无寒战,无咯血,喘鸣,食欲尚可。3个月前地医院拟诊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常规抽液抗痨+强的松治疗一个月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用INH+RFP+PZA三联抗痨。体查:T38.5℃,右唇缘内侧可见一溃疡面,无分泌物附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下肺叩诊稍浊,右肺叩诊呈清音,双下肺呼吸音弱,左下肺尤甚,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影稍向左右扩大,HR 108bpm,律整,杂音(-)。肝脾未及,腹水征(-)。无杵状指。
该患者诊断需要考虑哪些疾病可能? 提示:胸片提示:左下肺呈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影,左肋膈角消失,右肋膈角变钝 ,心影增大,心尖圆钝。血WBC 6.0x10
/L,N 0.70,L 0.30。
A:左下肺炎 B:双侧胸膜增厚粘连 C:左下肺不张 D:双侧胸腔积液 E:左下肺实变 F:肺水肿 G:肺结核 H:心包积液 I:结缔组织疾病 J:恶性肿瘤
男,60岁,2个月来干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体检:杵状指,肺底部Velcro啰音。胸片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结状阴影,HRCT示双下肺沿胸膜分布的蜂窝状阴影。BALF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提示:此病考虑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提问:对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有血沉增快 B:激素治疗效果好 C: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D:肺功能示弥散功能降低 E:类风湿因子滴度可增高 F:抗核抗体可出现阳性 G:丙种球蛋白可减低
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 140/7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对于此患者适当的治疗策略是(提示 入院后UCG检查: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扩大;LVEF:6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CK-MB 0.6 ng/ml,cTnI 0.01ng/ml,Scr 133 μ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图1,2):左冠状动脉:LAD中段原支架内狭窄50%~60%,LCX近段狭窄70%~80%;右冠状动脉:近段弥漫病变,自中段完全闭塞。

A:PCI B:CABG C:强化药物治疗 D:PCI+强化药物治疗 E:左冠状动脉PCI+右冠状动脉CABG F:右冠状动脉PCI+左冠状动脉CABG
女性,56岁,胸闷,气促2个月来院就诊。1年前曾因乳腺癌行手术治疗。半年前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查体时发现心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心音遥远。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沉均正常,X线胸片示右肺阴影,心影扩大。
1天来患者气促明显加重,不能平卧,检查:血压80/60mmHg,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心音弱,心率120次/分,有奇脉。发生以上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自发性气胸 B:心脏压塞 C:肺栓塞 D:急性右心衰竭 E:急性左心衰竭
女性,56岁,乳腺癌术后并行放化疗,因近1个月来出现气促而就诊,X线胸片示右肺肿块阴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
患者突感气促加重,无法平卧。检查:血压90/60mmHg(12/8kPa),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心音低而遥远,心率100次/分,下肢水肿,有奇脉,其原因可能是
A:胸腔积液 B:气胸 C:心脏压塞 D:急性左心衰竭 E:肺栓塞
女性,55岁。5年前患肺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半年余。半年前发现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个月来出现胸憋,气短而就诊,检验检查:Hb100g/L,WBC 7x10
/L,血沉40mm/第一小时末,X线胸片示左肺肿块阴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脏搏动减弱。
1天来患者突感该病加重,不能平卧,检查:血压90/60mmHg,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心音低而遥远,心率100次/分,下肢水肿,有奇脉,其原因可能是
A:胸腔积液 B:气胸 C:心包压塞 D:急性左心衰竭 E:肺栓塞
某男性患者,61岁,2个月来干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体检:杵状指,肺底部Velcro啰音。胸片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网结状阴影,HRCT示双下肺沿胸膜分布的蜂窝状阴影。BALF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提示:此病考虑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提问:对于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可有血沉增快 B:激素治疗效果好 C: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D:肺功能示弥散功能降低 E:类风湿因子滴度可增高 F:抗核抗体可出现阳性 G:丙种球蛋白可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