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于2009年4月1日经招聘进入A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双方签订了2009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的3年期劳动合同。2010年5月,该公司发现张某在与其有竞争性的企业中作兼职,根据公司规定应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该公司6月底交给张某一式两份《人事通知书》,写明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并要求张某签字,一份给张某,一份留存公司。张某在《人事通知书》上签字确认,并办理了移交手续后离开公司。之后,张某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其提出希望回A公司继续工作,但遭到拒绝。2011年8月张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A公司无故辞退为由,要求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等请求。
案例中所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包括( )。
A:职工代表 B:工会代表 C:企业方面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2006年7月,成某大学毕业后与某机器制造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成某从事设计制图工作,月薪2000元,如果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可提前30日通知成某终止劳动合同。2010年5月,成某外出旅游时遭遇车祸,手臂伤残,在家休息了5个月后,回到公司上班。由于手臂伤残,公司作出了30日后与成某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成某听到此消息后,向公司提出质疑,认为自己与公司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公司不能随意终止合同,即使要终止合同,也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公司经理拿出劳动合同对成某说:"这是白纸黑字,你自己签的终止合同的条件。按照国家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终止劳动合同,就不存在经济补偿问题。"成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分析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 )代表组成。
A:职工 B:劳动行政部门 C:工会 D:企业
上海市的张某与甲公司(注册地为广州市)于2010年4月1日在北京市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2010年4月10日,张某被甲公司派往深圳市负责销售工作。2011年1月1日,张某发现甲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其劳动报酬,张某仍坚持工作,直到2011年4月1日劳动合同终止,甲公司累计拖欠张某的劳动报酬达1万元。在与甲公司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张某拟申请劳动仲裁。 已知: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1~7小题。
张某可以选择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 )。
A: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广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依劳动争议标的的性质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
A:个别争议和团体争议 B:单个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 C: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D: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
按照(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队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
按照(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队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
按照(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队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