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绥靖(安抚,平定) 落英缤纷(落花)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箱(箱子) 牡丹之爱,乎众矣(应当)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C:典(抵押) 故人不独其亲(以……为亲) 其两膝相者(比:靠近) D:举(筷子) 神情与苏、黄不属(没有关系) 香远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番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净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亵( ) 鲜( )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1)   晋陶渊明独爱菊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爱者甚(多) ②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可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⑤陶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4.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6.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1、fán  zhuó  xiè  xiǎn

2、(1)晋陶渊明/独爱菊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C    

4、(1)花之君子者也      (2)出淤泥而不染

5、富贵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6、(言之有理即可)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亭亭净植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净植

解释画线的词都正确的是  

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食:同“饲” 见:同“现”   B: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窘:困窘急迫 敌:胁迫,攻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书:书信 罾:用网捕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植:种 亵:亲近而不庄重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

玩弄

以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 妖:美丽而不端庄。 C: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又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