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一会儿玩插塑片,一会儿又去画画。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稳定的倾向。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如家中正在吃饭时,有客人来访,应该()。

A:不用理会,继续吃饭 B:真诚地邀请客人一起进餐 C:让他在旁边等一会儿 D:让他过一会儿再来

为什么我戴的隐形眼镜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楚?

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缘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缘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加点字。

俄而     俄而:        骤:

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寒雪日内集   内集:

11、解释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10、略

11、略

12、民主、轻松、愉悦

咏雪(15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加点字。(4分)

(1)、俄而     俄而:        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  拟:

7、翻译(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撒盐空中差可拟。

8、“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分)

9、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分)

10、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2分)

6、(1)不久、一会儿;大、猛、急 (2)象什么 (3)大致、差不多;相比

7、(1)不如比作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2)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8、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

9、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认为“柳絮”一喻好:因为它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好就好在有意象。

10、示例:(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下面句子的内容改用平实、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不超过15个字。4分)

如天界魔术师诡谲的表演,北极光一会儿射出幽幽的绿光,一会儿闪着森森的蓝光;一会儿如帷幕、如彩虹,一会儿如飘带、如飞箭。

北极光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大。


解析:

“颜色”“形状”两方面各2分,未能概括出来不得分;语言不平实而是用了比喻等形象表达手法的不得分。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 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 , 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 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

B


解析:

主要从修辞角度考虑是否准确、鲜明、生动、连贯、得体。A与长城的气势不符;C“游动”力度不够,“溜”“爬”神韵不对;D“起落”“降”“升”呆板,无灵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