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说了些什么?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来问讯 咸

无论魏晋 无论

③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1.①咸:都。     ②无论:不要说。       ③延:邀请

2.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3)便还家( ) (4)来问讯(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说说村中人为何“皆叹惋”?

4、写出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1) (2)

1、  (1) 类;  (2) 交错相通;  (3) 通“邀”,邀请;  (4) 全;都。

2(村人)问渔人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3、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__,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4、(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5分)

①咸: ②邑人: ③绝境:

④无论: ⑤不足:

10、翻译划线的句子:(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

11、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2分)

答:

1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

13、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2分)

答:

8.东晋  陶渊明  9、①都   ②乡邻  ③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④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⑤不值得

10 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

11.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2.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3.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妻子 绝境

无论 交通

22、给“便要还家”中的“要”注音并释义:(1分)

要( ),义: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__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2分)

我的理解:

21、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要说,(更)不必说  交错相通 (各1分)22、要(yāo):通“邀”,邀请。(1分)

23、(1)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十分感叹。(2分)

   (2)村里人告诉他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2分)

24、①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每一点各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9—12题。(1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不同意义。(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意: 今意: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意: 今意:

11.为什么桃花源人会与世隔绝?请用原文回答。(2分)

12. 文段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能说说他们叹惋的原因吗?(2分)

答:

   9.译文每句2分。译文略。

10.①妻子:古意:妻子儿女       今意:指男人的配偶

②无论:古意:(更)不必说    今意: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2.桃花源人是为桃花源外的人经历了这么多战乱与磨难,为他们的生活不安定而叹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中,“皆叹惋”什么?请结合历史知识回答。

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翻译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之类。 

(2)渔人一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尽地说出他的见闻,(他们)都感叹惋惜。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 B:失其所与,不知。(失去同盟国,是不智。)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荆柯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