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明了为人师表()。
A:蕴含着真 B:饱含着善 C:体现着美 D:蕴含着人道性
曾卓的诗歌《有赠》饱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 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 、 、 以及 等地的经历。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滁州西涧》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的句子: ___ , 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____________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___________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
治学当有忧乐情怀 彭时代
①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一些学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惟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因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学者高尚的精神品格有着丰富内涵,其中忧乐情怀是一个核心元素。
②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一般人看来,颜回的“忧”是“不堪之忧”。但对颜回来说,这种物质匮乏的“忧”是砥砺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学业、成为圣贤的强大动力。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
③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其实,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④从颜渊和范仲淹秉承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忧乐情怀中的“忧”,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忧乐情怀中的“乐”,也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这样一大批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安贫乐道、先忧后乐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⑤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启示。一方面,治学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特别要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作贡献;另一方面,应以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为己任,以传播文明、资政育人为至乐,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始终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理。
1.下列对“忧乐情怀”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忧乐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是学者高尚精神品格的核心元素。
B.忧乐情怀体现了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儒家学者精神境界。
C.忧乐情怀是中华文明能够维系、传承、发扬的决定性因素。
D.忧乐情怀的“忧”是忧患意识,“乐”是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
2.作者为什么认为范仲淹是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原因。
3.联系文章内容,结合下面材料,围绕学者忧乐情怀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20字)
1960年,中国面临严重的粮食饥荒。湖南安江农校青年教师袁隆平目睹这一严酷的现实,忧心如焚,他决心用科学技术战胜饥饿,尽快培育出高产的水稻新品种。1966年,袁隆平开始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然而__冲击了他的研究,致使二千次试验都未成功。但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仍坚持试验,终于在1973年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使产量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成绩和荣誉纷至沓来,但袁隆平并未停止求索。1987年,他开始冲击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1997年,袁隆平又发起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试验,经过艰苦卓绝的钻研,2004年,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2011年,“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1. C(中华文明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忧乐情怀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2.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②在天下与个人关系上,强调要有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③在忧与乐关系上,强调要为民族、国家、百姓殚精竭虑,追求真理。
3. 【示例】1:这里充分体现了袁隆平院士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面对中国的粮食饥荒,袁隆平忧心如焚,心系国家稳定、百姓疾苦,刻苦钻研,通过数十年的实验探索,研究出优良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饥荒问题,为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堪为当今学者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
【示例】2: 这里充分体现了袁隆平院士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袁隆平研究出高质优产的杂交水稻,为世界水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成绩和荣誉的纷至沓来,袁隆平依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把粮食生产看得比地位荣誉更重。袁隆平具有超越个人利益的担当精神、忧患意识,堪为当今学者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
祈愿总是寄托着一种美好的情感。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在《水调歌头》中用“ , ”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写出了对天下寒士的关爱,写出了作者的济世情怀。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读诗歌,我们深深的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了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 , ”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易写成别字“壁”)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 。
[643ff75daf21529f.jpg]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饱含国家动荡之忧及老大伤悲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桑无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