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0题 (10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其织,以此诫之,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9)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2)其母引刀其织 裂: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9.甲、乙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20.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5:05 免费下载:《2012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0题 (10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其织,以此诫之,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9)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2)其母引刀其织 裂: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9.甲、乙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20.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0题 (10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本题关键词:额下回后部,伏而后发,后下,后回肿瘤,中央后回,天然免疫应答分子,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额中回后部,额上回后部,颞上回后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