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 ) (2)人恒( )
(3)益其所不能( ) (4)其母引刀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

什么道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7:08 免费下载:《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 ) (2)人恒( )
(3)益其所不能( ) (4)其母引刀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

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本题关键词:举法,举架,举折,举势,举高,举报权,举痛论,检举权,阴虚于下,天下之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