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白水岩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③,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馀甘:即橄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其源殆可以熟物  ▲   ⑵少北,有悬水百仞  ▲  

⑶折处辄为潭  ▲      ⑷顾影颓然  ▲  

12.选择与“循山而东”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学而不思则罔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D.朝而往,暮而归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                

14.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9:01 免费下载:《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Word试卷

记游白水岩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③,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馀甘:即橄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其源殆可以熟物  ▲   ⑵少北,有悬水百仞  ▲  

⑶折处辄为潭  ▲      ⑷顾影颓然  ▲  

12.选择与“循山而东”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学而不思则罔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D.朝而往,暮而归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                

14.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记游白水岩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

本题关键词:苍白二陈汤,调元大补二十五味汤散,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二十一味寒水石散,二十五味大汤丸,十滴水,白苏子,赤白游风,十二井,游离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