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选自 作者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为坻,为屿( )
③悄怆幽邃( ) ④隶而从者 ( )
11.文章开篇便向读者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作者着重把笔力放在池潭的精心描写上,通过对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周边景物的描绘,意在突出小石潭哪些特点?(2分)
12.二、三两段文字,将鱼在水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刻画得鲜明生动,形神俱备,这一方面得力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还得力于作者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
13.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遭贬的抑郁,然小石潭带给他的快乐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还是涌上了他的心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石潭的哪些内容引发了作者的联想,使他在感情上形成了由“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3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6:52
免费下载:《吉林省九台市2014年教案备课库第四次试考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选自 作者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为坻,为屿( )
③悄怆幽邃( ) ④隶而从者 ( )
11.文章开篇便向读者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作者着重把笔力放在池潭的精心描写上,通过对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周边景物的描绘,意在突出小石潭哪些特点?(2分)
12.二、三两段文字,将鱼在水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刻画得鲜明生动,形神俱备,这一方面得力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还得力于作者在写作上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
13.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遭贬的抑郁,然小石潭带给他的快乐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还是涌上了他的心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小石潭的哪些内容引发了作者的联想,使他在感情上形成了由“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3分)
本题关键词:小儿阅读障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查阅文献法,阅读新知法,阅读理解策略,反回文,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问答法,文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