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曰:“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①箅②,饭落釜③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⑥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⑦,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著:放置。②箅(bì):煮食物用的竹屉子,使米不漏掉。③釜:锅。④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⑤糜:粥。⑥识:记住。⑦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元方入门不顾 顾:
(2)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
(3)俱委而窃听 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俱委而窃听 相委而去
B.尊君在不 炊何不馏
C.仿佛志之 下车引之
D.去后乃至 乃俱窃听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4.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叙述简要概括元方的形象。
5.甲、乙两文在人物表现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3:33
免费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含答案》Word试卷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曰:“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①箅②,饭落釜③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⑥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⑦,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著:放置。②箅(bì):煮食物用的竹屉子,使米不漏掉。③釜:锅。④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⑤糜:粥。⑥识:记住。⑦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元方入门不顾 顾:
(2)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
(3)俱委而窃听 委: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俱委而窃听 相委而去
B.尊君在不 炊何不馏
C.仿佛志之 下车引之
D.去后乃至 乃俱窃听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4.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叙述简要概括元方的形象。
5.甲、乙两文在人物表现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本题关键词:至圣保元丸,丰元牌至和茶,局方至宝丸,局方至宝丹,至臣牌奇元胶囊,阴中之至阴,胎元不固,胎元不正,夏至草,二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