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①,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②,子令吾去,败义③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 郡:此指城。 ② 相视:看望你。 ③败义:毁坏道义。
1. 根据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得到 B.则凡可以得生者 可以:能够用来
C.子可去 去:前往 D. 一郡尽空 一:整个、全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⑴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句:
⑵ 不忍委之 译句:
3. 甲段文字用“ ① ”设喻,引发出了 ② 的观点。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乙文中的荀巨伯正如孟子提到的贤者,生死面前,把义放在首位,以一句“ ③ ”令胡贼自惭,从中可见孟子这种观点影响的深远。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2:56
免费下载:《北京市房山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①,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②,子令吾去,败义③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 郡:此指城。 ② 相视:看望你。 ③败义:毁坏道义。
1. 根据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得到 B.则凡可以得生者 可以:能够用来
C.子可去 去:前往 D. 一郡尽空 一:整个、全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⑴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句:
⑵ 不忍委之 译句:
3. 甲段文字用“ ① ”设喻,引发出了 ② 的观点。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乙文中的荀巨伯正如孟子提到的贤者,生死面前,把义放在首位,以一句“ ③ ”令胡贼自惭,从中可见孟子这种观点影响的深远。
本题关键词:饥不欲食,所得税所得来源地,所得税,甲乙经,熊掌,所得税制,乙酰甲喹,甲酸乙酯,乙酰甲基甲醇试验,乙可夫(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