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 (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以为神 ( ) (2)至无可用 ( )

(3)再就枕,将 ( ) (4)不使也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3.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

4.乙文划线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1:35 免费下载:《竹西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文言文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 (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以为神 ( ) (2)至无可用 ( )

(3)再就枕,将 ( ) (4)不使也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3.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

4.乙文划线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


阅读文言文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

本题关键词:无神之脉,无胃之脉,无根之脉,神之宅,用人之长原则,阴中之至阴,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