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

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chu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④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⑤,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 ⑥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

术穷矣。”

注释:①狙(jū ),猴类。②部分:安排。③寤:同悟④相与:一起⑤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á),关兽的木笼⑥道揆:法度,准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1) 求草木之实 ( ) (2) 山之果,公所树与( )

(3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 (4)或不给,则加鞭棰(chuí)焉 ( )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 ①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 ②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B. ①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②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C. ①必部分众狙于庭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D. ①楚人谓之狙公。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 解释下面的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4. 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提示了怎样的道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①②两小题。

木芙蓉

(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①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

②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1:27 免费下载:《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试题含答案.do》Word试卷

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

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chu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④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⑤,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 ⑥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

术穷矣。”

注释:①狙(jū ),猴类。②部分:安排。③寤:同悟④相与:一起⑤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á),关兽的木笼⑥道揆:法度,准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1) 求草木之实 ( ) (2) 山之果,公所树与( )

(3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 (4)或不给,则加鞭棰(chuí)焉 ( )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 ①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 ②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

B. ①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②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C. ①必部分众狙于庭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D. ①楚人谓之狙公。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 解释下面的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4. 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提示了怎样的道理?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①②两小题。

木芙蓉

(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①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

②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    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chuí)焉。群

本题关键词:天之方虫草养生酒(原名:虫草养生酒),高之牌高之营养液,楚庄王,楚桂春酒,四面楚歌,张楚政权,人体之气,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