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户外县②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毋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①曩(nǎng):从前。 ②县:同“悬”,悬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常于户外县履为志 志: ②及午,忽暴雨 及:
③吾家徙乎 徙: ④毋履,非吾室 毋:
2.下列句中的“而”与“妻见而怪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拔山倒树而来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汝家,何不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9:55
免费下载:《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户外县②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毋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①曩(nǎng):从前。 ②县:同“悬”,悬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常于户外县履为志 志: ②及午,忽暴雨 及:
③吾家徙乎 徙: ④毋履,非吾室 毋:
2.下列句中的“而”与“妻见而怪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拔山倒树而来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汝家,何不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关键词:问答法,问题行为,反回文,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问答,查阅文献法,固有免疫应答,文言文翻译原则,性格行为问题,社会行为问题,课堂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