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④公输盘不说。
⑤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⑦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⑧公输盘服。
⑨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⑩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11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12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起于鲁( ) (2)夫子何命焉为?( )
(3)请献十金。( ) (4)吾义固不杀人。( )
2.翻译下列句子。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胡不见我于王?
3.第①段概括了墨子整个行程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墨子什么精神?
我的理解:
4.墨子为制止不义战争而来到楚国,他的思想名垂千古。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二战时,德国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发动了对他国的进攻。他们的侵略行径遭到了被侵国人民的奋起__。最终在各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反击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帝国的侵略梦想被打碎了。
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__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__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__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__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我的探究结果:
1.(1)动身,出发(2)见教(3)请允许我(4)善良,坚持道义
2.(1)牺牲百姓的生命却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2)为什么不将我引见给大王呢?
3.行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体现了:“讲和平仁爱”的精神。
4.面对侵略者的入侵,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予以坚决反击。面对不利的的挑衅,我们要学会用我们的智慧予以有力反驳。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代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桶①之形;其旁,出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梁俪(1i):屋的正粱。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③箭:小竹子。④疏数(cu):疏密。⑤中州:中原。⑥更:经历。⑦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 的思想感情。
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D
3.示例: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潭水清澈透明,)鱼儿好像都在空中自由游动,四周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
4.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即使(2)并列而死(3)同“现”,显露(4)用鞭子打
2.况且想让它与平常的马一样都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食马者”的愤恨、不满等。
4.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1、[甲]文的作者是 ,[乙]文的作者是 。
2、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贤能为之用 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①而其主不能守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C.、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②楚人怜之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利尽南海: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5、[甲]文中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司马迁;陈寿
2、C
3、①以……为苦;②物资
4、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__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吗?
5、[甲]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替天下人号召
[乙]天命观(唯心主义)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①,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②。”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③,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注释]①筹策:计谋。帷帐:行军时主帅所居的营帐。②自择齐三万户:自己选择原齐国境内三万户的地方作为封地。③上:皇上。留。留县,秦时的县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幸而时中: ②乃封张良为留侯:
2、翻译下面句子。
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3、文章中高帝在“良未尝有战斗功”的前提下,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的原因是什么?
1、①侥幸 ②于是
2、我希望把留县封给我就足够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3、张良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
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威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②朝服衣冠( )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④王之蔽甚矣( )
⑤闻寡人之耳者( ) ⑥时时而间进( )
2、翻译句子: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简答题:
①请概括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
②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政治家力谏自己的君王“战胜于朝廷”的,请举例。他们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1、①长,这里是指身高②穿戴③偏爱④受蒙蔽⑤使……听到⑥间或,偶然
2、①第二天徐公来,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认为不如徐公长的漂亮。
②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③一年之后,百姓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可以说的了
3、①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劝谏齐王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②魏征劝谏唐太宗,诸葛亮劝谏蜀后主刘禅;委婉的劝说,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 称:相称,符合
B.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 榜:标榜
C.今欹卧于水中矣 欹:倾斜
D.方殷忧之不暇 殷:殷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偶一至焉而已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B.力又不足以为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贤公卿勤劳王事
B.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
C.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
D.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贤能的公卿大夫整天忙于国家事务,根本不会有时间来为自己建造别墅;而那些庸俗贪卑的人,才会建造别墅来供自己寻欢作乐或向别人夸耀。
B.冯公在雍正时做了宰相,于是他在京城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墅园“万柳之堂”;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万柳之堂里便柳也没了,亭也塌了,万柳之堂便成了一片废墟。
C.万柳之堂曾是京城的一大胜景,园内曲径通幽,遍栽柳树,有池沼、假山、芦荻,有亭台水榭,云彩和池水错落映衬,景色非常可爱。
D.作者写作此文,是希望士大夫们能够从万柳之堂的兴衰中吸取教训,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于富贵之中的人,更不应该靠搜刮民脂民膏来为自己修建园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②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
③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1.C(称:称颂。榜:殷:深。)
2.B
3.B(A为……操劳,勤劳地从事……,作动词。C荣耀。D来修建)
4.B(冯公是康熙时候的宰相,“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原文中无。)
5.①竭尽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
②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
③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象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
翻译:
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竭尽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别墅。其实,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
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只是他有座别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园的面积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因而题写园中的堂名为“万柳之堂”。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
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象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这个万柳堂园一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应该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怎么能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 谓: 尝: 然则: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为”的意思是 ,
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为,是 曾经 既然这样……那么
2、①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享受他自己的乐趣。
②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4、迁客骚人;心理活动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5、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等。
6、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
《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文言文阅读: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①将以攻宋 ②以残年余力
C.①子墨子闻之 ②前人之述备也
D.①子墨子起,再拜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2.翻译下列文句。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
3.公输盘就是鲁班,他与墨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请写出一个与之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关注和平已成为世界潮流。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答:————————————————————————————————————
1. D
2. 北方有一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借助)您去杀了他。
3. 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
4.让战争从地球上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