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4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1.《左传》的作者传说是 时期的 。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以《史记》对 (4)遂取书阅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2)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4.(1)作为一篇史传文学作品,(甲)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剪裁详略得当。文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有什么作用?
(2)(乙)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5:25
免费下载:《2010年辽宁省鞍山市初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4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1.《左传》的作者传说是 时期的 。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以《史记》对 (4)遂取书阅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2)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4.(1)作为一篇史传文学作品,(甲)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剪裁详略得当。文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有什么作用?
(2)(乙)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本题关键词:齐德之,春不见,肉之余,将军之官,回春散,卡波齐肉瘤,食管息肉,食管肉瘤,肉食动物,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