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注:王子猷(yóu)、戴安道都是人名。 ——《世说新语》

14.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理解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问其知新

B.暂寄人空宅住 与人佣耕

C.夜乗小舟就 执策而临

D.兴尽返 人不知不愠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追求?(3分)

14.(2分)B

15.(2分)经过一夜才到(戴家),到了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方,造为给分点)

16.(3分)率性而为(随心所欲)1分,追求高尚的气节和正直谦虚、坚韧不拔的精神。(2分)

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乐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吴玠服飞 素:

②饰名姝之 遗:

③立斩徇 以:

一不可 阙: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宁大将安乐时耶!

②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0.本文从哪三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18.(4分)  ①平素,平时  ②赠送  ③来,用来  ④缺,缺少(每小题1分)

19.(4分)  ①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得分点:宁、时、耶)(2分) ②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啊!(得分点:何、倒装句式)(2分)

20.(3 分)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每点1分,意同即可)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 鄙:

(2)小惠未 徧:

(3)神弗也 福:

(4)齐师败绩 败绩: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登轼望之 临溪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战 无从致书观(《送东阳马生命》)

D. 入见 家祭无忘告翁(《示儿》)

答:(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翻译: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翻译: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答: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5.(2分)A

6.(共6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授四子书数句。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儿怠,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授四子书数句( ) (2)儿幼不能执笔( )

(3)无误,乃( ) (4)与轧轧相(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抱铨坐膝上教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泣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少加夏楚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胸温儿背 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1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

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结友别 足肤皲裂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 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晚乎 当余从师也 D.蒙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分)

16.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分)

12.(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13.C (2分)

14.(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15.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6.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 )狱( )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9、A;10、发怒、生气;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浙江台州)

(二)陈涉世家(节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今亦死 ▲ (2)扶苏以谏故 ▲

(3)今闻无罪 ▲ (4)楚人之 ▲

17.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 )(3分)

A.邑人奇之B.前人之述备矣C.辍耕之垄上D.宋何罪之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9.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2分)

  16.(4分)(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爱戴

  17.(3分)C

  18.(3分)正碰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19.(2分)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

 

(浙江绍兴)

(一)(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北之塞( ) (2)杂然相( )

(3)投渤海之尾( ) (4)始一焉(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9.化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4分)

答:

7. 4分。 (1)苦于     (2)赞同    (3)之于    (4)通“返”,返回

8. 4分。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9. 4分。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浙江衢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服衣冠 (2)视之 (3)臣知不如徐公美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B.臣妾畏臣 能以径寸

C.皆美于徐公 或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王 所欲有甚生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

18.(2分)B

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

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邹忌八尺有余 (2)朝衣冠
(3)暮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 (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