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答题。(8分)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2分)

(1)京中有口技者 (2)满寂然

(3)中力拉崩倒之声 (4)两股战战,几欲先

7、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8、文中正面描摹了几个场景来突出口技人技艺高超,从声音同时发出、惟妙惟肖角度赞叹的词句是:

;从声音繁杂、包罗万象角度赞叹的词句是: 。(2分)

9、有人说,文中多次描写宾客反应,略显繁琐,可以删去,你认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擅长;通“座“,座位;夹杂;跑、逃跑

7、略    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9、不能删去,这是侧面描写,能烘托出口技表演者的技术高超。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人名,魏国的大臣④快走。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臣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

11.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文侯问于群臣(曰)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

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3)规劝结果:

10.(4分)(1诚:确实,实在(2)面刺:当面指责(3)以:用、把、拿(4)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每小题1分,计4分)

11.(2分)(1)今齐地/方千里        (2)文侯/问于群臣(曰)(每小题1分,计2分)

12.(6分)(1)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2)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每句3分,计6分)

13.(5分)(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3)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九十( ) (2) 磨铁杵 ( )

(3)始一焉( ) (4)媪自姓武 ( )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置土石 C. 君之力

无陇断 河曲智叟亡

B. 惧不已 D. 操蛇之神闻

如土石何 告于帝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

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16.(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17.(2分)D

    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21.(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阅读《伤仲永》节选,回答8—10题。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翻译下列句子。(3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用原文回答)

10.“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9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

10.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转叙述为议论,将作者对这件是的态度与结论写了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对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慰问犒劳

B.使人称谢 谢:感谢

C.军中不得驱驰 驱驰:策马疾驰

D.居无何 居:停止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军细柳\军中闻将军令

B.以备胡 众妙毕备

C.军士吏被甲、流血被面

D.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8、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周亚夫之君严明、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品质。

B.皇帝两次“不得人”军中的矛盾冲突凸显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C.皇上也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因为,他善于用人。

D.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9.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3分)

(2)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4分)

BDC9(1)于是皇帝就派遣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3分)

(2)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领们 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4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注:王子猷(yóu)、戴安道都是人名。 ——《世说新语》

14.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理解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问其知新

B.暂寄人空宅住 与人佣耕

C.夜乗小舟就 执策而临

D.兴尽返 人不知不愠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追求?(3分)

14.(2分)B

15.(2分)经过一夜才到(戴家),到了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方,造为给分点)

16.(3分)率性而为(随心所欲)1分,追求高尚的气节和正直谦虚、坚韧不拔的精神。(2分)

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乐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吴玠服飞 素:

②饰名姝之 遗:

③立斩徇 以:

一不可 阙: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宁大将安乐时耶!

②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0.本文从哪三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18.(4分)  ①平素,平时  ②赠送  ③来,用来  ④缺,缺少(每小题1分)

19.(4分)  ①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得分点:宁、时、耶)(2分) ②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啊!(得分点:何、倒装句式)(2分)

20.(3 分)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每点1分,意同即可)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 鄙:

(2)小惠未 徧:

(3)神弗也 福:

(4)齐师败绩 败绩: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登轼望之 临溪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 战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何战 无从致书观(《送东阳马生命》)

D. 入见 家祭无忘告翁(《示儿》)

答:(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翻译: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翻译:

7. 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分)

答:

4.(共4分)

鄙陋(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 赐福、降福;大败 (一词1分)

5.(2分)A

6.(共6分)

(1)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3分,牺牲1分,加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打仗,靠的是勇气。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分,“一鼓作气”1分,“再”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2分)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授四子书数句。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儿怠,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授四子书数句( ) (2)儿幼不能执笔( )

(3)无误,乃( ) (4)与轧轧相(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抱铨坐膝上教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泣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少加夏楚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胸温儿背 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1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

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结友别 足肤皲裂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 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晚乎 当余从师也 D.蒙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分)

16.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分)

12.(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13.C (2分)

14.(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15.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6.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